占据文化高峰表达新审美观点

冯原

人们对陶瓷的追求与对闪光物体的喜爱保持一致。过去人们追求的是闪光的贝壳,今天人们追求的是闪光的陶瓷。要把人的审美放到演变过程中去观察,文化、美学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我从对藤县、三江等地的调研中,得出了经济变量、羽毛变量、代际变量、改造变量四个变量的结论。

对文化、美学的影响,经济变量是首位的。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灿烂文化,是从获得生存的权利开始的,一切以满足使用为前提。所以,什么东西有利于人们的生存,人们就把钱投向那里。

在解决经济问题之后,第二个变量是羽毛变量。在很多县城,人们建房子都在正立面上“穿金戴银”,而背面一块瓷砖都不贴。这种“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就是羽毛变量,其中文化与审美其实就是利益。

在我的观察中,以前人们建房子喜欢用罗马柱,现在并非如此。这是因为代际发生了变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潮流追求。当文化与文化之间发生冲撞,带来新的消费者和受众,新的文化与审美就会出现。这种代际变量可以解释文化与审美的高度。

在区域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当下,来自外部的改造变量所带来的力量也不可忽视。

建立一个美学文化模型,它的横轴代表的是经济资本,纵轴代表的是文化资本。这一模型分为四个区域,对应四种不同组合。“高经济资本+高文化资本”将得到高品位的、昂贵的审美,“低经济资本+低文化资本”将带来“土豪”式的审美,“低经济资本+高文化资本”将带来反抗、另类的审美,“低经济资本+低文化资本”将带来低级的审美。

在这个模型中,是我们改造文化,还是文化改造我们?其实这是双向的,我们就是在生活中的文化,不断通过我们自己改造文化。这一模型也可以用来解释当下的城乡、东西部、东西方等文化审美的差异。

按照这个文化模型,最引人瞩目的一级往往是最昂贵、最华丽的。例如石湾陶瓷业的过去,把精美的陶塑瓦脊放到建筑上,这是非常引人瞩目的。如今我们在谈建设美陶湾,更多讨论的是陶瓷结构的双向性。后现代时代是文化引领经济的时代,石湾陶瓷要占据文化的高峰,以此来表达新的审美观点。美陶湾今后生产的陶瓷产品,应有更丰富的文化含义,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这是因为在如今的发展背景下,中国处于经济和文化转型的时代。原来珠三角是手工业中心,改革开放后,石湾陶瓷业成为了领军产业。今天中国到了后现代文化的时期,我们如何面对未来的发展?这就提倡多元性,不再一味以发展为目标。

发展和文化的结合,带来了新的定位。新的未来定位,预示着应有更多元的文化、更大的包容力。佛山要打造陶瓷文化的中心,美陶湾要走向世界,这是石湾陶瓷和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

美陶湾是基于社会经济和文化转型的背景而产生的,也应具备更加多元的文化和更大的包容力。美陶湾是以石湾陶瓷文化为中心构建的空间,这样的文化不仅属于佛山、属于大湾区,更应该属于全世界,其未来也应走向世界。

(作者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84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