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翼王石达开回到天京,辅助天王处理政务,却提出一个要求:诛杀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否则带兵外出,拒绝回京。起初,洪秀全派人向石达开求情,希望能网开一面,结果被拒绝。洪秀全无奈,只好下令处死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对石达开做出了让步。
那么,为何秦日纲、陈承镕一定得死呢?其实,这是洪秀全与翼王石达开的一次交易,虽说洪秀全不情愿,却也只能顺从翼王之请求。秦日纲、陈承镕之死,对洪秀全是弊大于利。对石达开呢?表面看是利大于弊,实则不是。
秦日纲、陈承镕地位显赫
早期太平天国,洪秀全作为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务,没有实际权力。太平天国军政大权几乎都在实力派手中,其中杨秀清势力最大,排在第一位;石达开则排在第五位,是“首义五王”之末尾。
秦日纲,广西贵县人,与石达开是老乡关系。金田起义时,凭借带来的多矿工,实力派排名第六,仅次于石达开。此时,受封燕王,爵位也是仅次于翼王石达开,堪称对手。
陈承镕,广西藤县人,英王陈玉成叔叔,太平天国朝官领袖,受封佐天侯。由于豫王胡以晃病逝,天京事变时,陈承镕地位仅次于秦日纲。
由此可知,秦日纲、陈承镕不是一般人,他们不但是金田起义元勋,还是仅次于石达开的实力派,地位相当显赫。
秦日纲、陈承镕绝对忠于天王
洪秀全传教期间,意志不坚定,中途打退堂鼓,从赐谷村返回广东花县;冯云山则披荆斩棘,深入不毛,来到千里之位的紫荆山传教,以单线联络方式,聚集余人,为金田起义赢得第一桶金。没能亲自来紫荆山传教,洪秀全自然没啥亲信,如同光杆司令一枚。
冯云山站稳脚跟后,洪秀全便从天而降,从广东花县“空投”到紫荆山,开始发展自己势力,矿工秦日纲就是其一。换句话说,秦日纲是洪秀全亲信,绝对听从天王旨意,这在天京事变中可以明显看出,洪秀全让他干嘛就干嘛。
陈承镕呢?东王杨秀清亲信,因杨秀清玩“天父下凡”杖责大板,故而投入洪秀全阵营,向天王效忠。没有陈承镕策划,洪秀全搞不定杨秀清,也不敢下达勤王诏书。
秦日纲、陈承镕与石达开仇恨太深
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忠于洪秀全,对石达开而言不是什么好事,且彼此之间矛盾非常尖锐,不容易解决,也无法解决。
首先,秦日纲、石达开在贵县时,为争夺拜上帝教分会首领地位,经常暗中较劲。其次,石达开在安庆混得风生水起时,秦日纲前来接手,夺取胜利果实。最后,天京事变期间,秦日纲亲自带兵追杀石达开,但没成功,途中又跑去打清军。可以说,秦日纲、石达开是天生之对手。
陈承镕呢?平时与石达开没啥矛盾,但天京事变期间,陈承镕亲自带兵追随韦昌辉屠杀翼王府,杀了一千多人;石达开留在天京的妻子、儿女、家属等,全部被杀。此等血海深仇,石达开怎么能不报呢?可以说,两人是死敌,彼此难以原谅。
秦日纲、陈承镕之死,天京事变体面结束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杨秀清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北王、翼王密谋,诛杀东王及其兄弟,杨原清、杨辅清,其余皆不得多杀。换句话说,石达开是天京事变的参与者,与洪秀全、韦昌辉是盟友,只是他屯兵武昌,不来勤王而已。
正常情况下,诛杀杨秀清没啥问题,但在太平天国就不行。原因很简单,杨秀清是“上帝代言人”,是拜上帝教信仰之精神纽带;杨秀清一死,证明上帝也没啥用,拜上帝教信仰就此崩溃。所以,天京事变之责任,难以担当。
洪秀全是天王,自然不会承认是自己发布诏书,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杀死上帝杨秀清。原因很简单,天王(皇帝)不会有错,有错的只能是臣子。石达开呢?连勤王都不来,岂会担当责任呢?所以,秦日纲、陈承镕必须得死,不然天京事变无法结束,也难以向军民交代。换句话说,秦日纲、陈承镕是替罪羊。
综上所述,对石达开而言,秦日纲、陈承镕即劲敌又是仇人,岂能与他们一起处理政务呢?再则,天京事变需要作出合理解释,秦日纲、陈承镕在事变中表现太过“抢眼”,只好拿来做替罪羊了。
秦日纲、陈承镕死后,石达开回京辅政,开启了翼王主政时代。没有秦日纲、陈承镕制衡,洪秀全害怕石达开成为杨秀清第二,彼此矛盾不断激化。结果,石达开被迫外出单干,后屡战屡败,兵败大渡河,受凌迟处死。
就此而言,石达开还是缺乏大格局,不懂得隐忍,不能以大局为重,更不懂得相互制衡才是建立信任之关键。杀了秦日纲、陈承镕,洪秀全岂能放心自己呢?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