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北王韦昌辉接到洪秀全“诛杨密诏”后,率领精锐星夜兼程从江西瑞州前线赶回天京“勤王”,半路拉上早就对东王杨秀清心怀不满的燕王秦日纲,一起回来完成靖难重任,此为“天京事变”之开端。这里有个问题,即是杨秀清集政权、军权、教权于一身,并牢牢控制天京城,洪秀全为何敢对杨秀清动手?要知道,在“军师负责制”下,洪秀全作为天王是国家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也没直属部队;是谁给了他发动政变之信心和勇气呢?想当年,汉献帝一时心血来潮,玩“衣带诏”,号召大伙来诛杀曹操,可结果呢?若不是为了政治需要,汉献帝估计被曹操反杀了。所以,洪秀全敢于发动“天京事变”,先一步对杨秀清动手,乃是有幕后导演推动。此导演,即是太天国八号人物陈玉成叔叔,时任佐天侯、天官正丞相的陈承瑢。
说起陈承瑢,也许大伙不是很了解,毕竟教科书上没写有。其实,陈承瑢是一位能量十足之“破坏者”,由他导演的“天京事变”给太平天国带来深重灾难。对于这问题,燕王秦日纲(陈承瑢铁哥们)帐下爱尔兰传教士肯能有详细记述,并写在自己回忆录里。陈承瑢,广西藤县人,曾为地主驾驭马车,算是老司机,后因杀人受官府通缉,带着侄子陈玉成投奔太平军。由于为人圆滑,办事灵活,效率高,洪秀全、杨秀清两人均将陈承瑢视作“亲信”,并大力栽培。尤其是东王杨秀清,更是将其视为心腹,提拔他为佐天侯、天官正丞相,辅佐东王处理朝政大事;由于东王专注军事斗争,许多日常事务均由陈承瑢解决。“天京事变”前夕,陈承瑢地位仅次于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位居第八。
陈承瑢能够导演“天京事变”,给洪秀全勇气和信心,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告密杨秀清谋反,事情紧迫,洪秀全不得不相信
作为国家虚位元首,洪秀全平时基本不能与朝官直接往来,一切政务由东王杨秀清处理,东殿是实际中央政府。所以,如果是其他小道消息说“杨谋反”,估计洪秀全也不会相信,可若出自陈承瑢之口,则不能不相信了。陈承瑢,东殿集团文官领袖(实则两面派,偏向洪秀全),被杨秀清视为心腹,杨秀清有何风吹草动,他自然最清楚。只要陈承瑢说杨“谋反”,证明事情迫在眉睫,洪秀全不得不信,否则将酿成大错。如肯能所说:“全军的实际元首(东王杨秀清)却被阴谋所算而被杀。人皆相信彼有奸谋欲弑天王而夺其位,他却被一同盟的高级人员所卖,对天王告密,而自告奋勇愿负扫除奸党之责。洪秀全于昏聩瞢闭之中忽然醒悟,立传谕诏召出征安徽之北王韦昌辉及方奔丹阳之顶天侯。”可知,陈承瑢告密是洪决定动手之重要原因,也是因其告密,东王没来得及防备便被杀。
其二、可以将“诛杨密诏”送出,让韦昌辉、石达开等盟友回京
当然了,仅仅是告密还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洪秀全是光杆司令,手头无兵,就算知道杨秀清想篡位,又能怎样呢?想当年,汉献帝玩“衣带诏”,中途被曹操得知,差点被灭族。在杨秀清已经掌握朝政、控制天京防务之情况下,洪秀全若想诛杨,必须得调来韦昌辉、石达开等手握重兵且对杨秀清早就不满之实力派。李秀成自述中谈到:“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北翼两王不服,君臣不别,东欲专尊,後北与翼计杀东王。翼与北王密议,杀东一人,杀其兄弟三人,原清辅而已,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杀。”可知他们愿意诛杀杨秀清。但是,若想调回韦、石,则必须送出密诏,否则他俩怎么敢带兵回来呢?那么,如何才能送出密诏呢?很简单,陈承瑢可以,因为他可以代表杨秀清传令,顺利将诏书送出。
其三、可以调开天京城卫兵以及东王府侍卫,迎接勤王军进城
送出密诏绝对没问题,但不能保证成功,道理很简单,若是计划中途泄露,杨秀清利用在京东殿兵马反击,行动还是会失败。所以,若想保证“诛杨行动”顺利进行,此次行动必须保密,勤王大军必须在毫无发觉之情况下入城,然后快速闪击东王府,达到“擒贼先擒王”之效果。迎接勤王军入城,陈承瑢可以办得到,因为他可以假传东王命令,以换防为名,调开守卫京城、东王府之兵马,让外地军队顺利入城。肯能在回忆录中提起:“到天京时已是深夜,其本人及随从均不被嫌疑,而得直入城内。在几点钟之内,他的队伍已照预定计划分布各要害地方,所有通达东王府的街道都为进攻军所占据。举事之时,有如迅雷暴发。至翌晨天曙时,东王及其部下文武官吏,人民、男女、老幼、都在自己的血中躺着。有些被长矛刺死;没有一人能逃命的。”如此周密部署,除了陈承瑢,谁能做到?
其四、可以传圣旨,诱骗东王余党前来观刑,而后屠杀殆尽
杨秀清不是一人在战斗,而是代表东殿集团,太平天国最大实力派。洪秀全杀杨秀清,必须得考虑东殿余党之态度,若是他们奋起反击,勤王大军也不是对手,到时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所以,东王杨秀清死后,洪秀全必须解决在京东殿势力,最好是杀掉东殿坚定分子,解决潜在威胁。对此,作为朝官领袖的陈承瑢可以做到,因为他能传达圣旨(平时就是他传旨),以天王名义诱骗东王余党,而后将其一网打尽。肯能在回忆录中提到:“女宣诏使带出一块两码半长、半码宽的大黄绸,上面写满了红字,摆在他们面前,他们看着,东王的一些官员也挤上来看,看完之后就交出去贴在天王府对面的墙上……北王和燕王就退到一间小屋子里共同商量。最后两个女宣诏使就宣布,北王和燕王每人受鞭五百。”足以证明这点。后来,东王余党前来观看“北燕受刑”时,全部被消灭。
从上述分析可知,佐天侯、天官正丞相(朝官领袖),位居第八把手陈承瑢具有充当“天京事变”导演之资格。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了。首先,向洪秀全告密说杨秀清谋反,而后送出密诏,迎接勤王军入城,最后传旨诱骗东王余党,将其屠戮殆尽。可以说,佐天侯陈承瑢给了洪秀全信心和勇气,因为他能保证事变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可惜,陈承瑢算错了一步,即是东王余党搞定后,自己如何顺利脱身。石达开回京辅政后,洪秀全为了找替罪羊,将陈承瑢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