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搜救有哪些新发现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救援进入第四天,多方加紧冒雨地毯式搜寻搜救。现场调查进度如何、难点在哪?发现一部黑匣子,对于寻找另一部意味着什么?旅客家属的服务保障工作如何开展?……24日举行的“3·21”东航MU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回答了大家关心的很多问题。飞机撞击从地表向下延伸至20米左右“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了事故的主要撞击点,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左右的核心区域内,深度从地表向下延伸至20米左右。”中国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据悉,截至24日16时,共搜寻到遇难者遗物21件、飞机残骸份和部分遇难者遗体残骸,已移交调查工作组。目前有关方面已找到的主要残骸包括发动机部叶片及涡轮残件、发动机吊架残件、左右侧水平尾翼残件、副翼自动驾驶作动器以及带有部分翼梢小翼的机翼残件。此外,调查人员还发现了驾驶舱内的机组逃生绳、机组手册残片以及部分机组证件。24日下午,记者在事故核心区域看到,消防救援人员在处理一块相对较大的飞机残骸,看上去是机翼部分。这块残骸之前挂在山林间,几十名消防救援人员踏着泥泞,先是用绳索往下吊,又担心一下子滑落造成损坏,数次用木架子调试下降方向。记者看到,搜救现场的一片空地上,清理出来的飞机残骸被分类摆放在遮雨棚下,重要物证被特别标注。一位调查人员表示:“这些飞机残骸将由专家进行鉴定。”朱涛介绍,当前调查人员仍在继续开展现场勘查和重要残骸的取证工作,为下一步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基础性工作。黑匣子的最新情况如何?朱涛回应说,23日发现的黑匣子最后由飞机工程师和译码工程师共同判定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并于23日晚由专人送达北京的译码实验室,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根据失事飞机的构型,两部记录器均安装在飞机后部,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发现,增加了飞行数据记录器被找到的可能。”朱涛说,各方将继续加大搜寻力度,全力寻找第二部记录器。距事故核心现场约10公里处发现疑似飞机残骸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搜救人员在离事故核心现场约10公里处的藤县藤州镇四旺村鸦塘组一农田发现一个疑似飞机残骸碎片,长度约1.3米,最宽约10厘米。四旺村村民陈长富介绍:“21日下午我们村里听到了像打雷一样的声音,持续了一分多钟,有在山上干活的人还看到起了山火。”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核心区东面区域基本上是原始山林,植被丰富,杂草茂密,而且山势陡峭,从山脚到山顶高差近百米。消防救援人员依靠铁锹铁铲,沿着一些大型的石头、断壁一路向上开辟道路,一边攀爬一边搜寻。连日来,藤县地区连续降雨。经专家评估,事故搜救现场存在小规模山体滑坡和塌方的风险。24日天蒙蒙亮,消防救援队伍就到达事故区域外高速公路集结点,但直至10点左右降雨减弱,经专业评估具备作业条件后,才得以进入现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都作出了相应安排部署,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搜救。”“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搜寻救援组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周成方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公众关心的一些问题得到解答近日网络有传言,东航曾开展自主维修波音-“picklefork”(拨叉)的有关情况,还有传言说东航压缩维修成本,猜测与事故有关。东航宣传部部长刘晓东表示,本次事故中的B号飞机,机龄仅6.8年,共计飞行架次,没有达到机型适航指令标准中“拨叉”部件最严格的检修标准——个飞行起落。事故飞机不涉及该部件检修问题。关于维修成本问题,刘晓东说,即使在疫情期间航班量减少的情况下,东航为确保安全,维修成本也没有降低,实际上还有所增加,年维修成本比年上升了12%,相关数据都是公开和有据可查的。根据目前网上传播的视频,飞机最后是机头垂直向下砸向地面,为什么会以这样的姿态坠落?朱涛介绍,由于航空器事故调查是专业性和系统性极强的技术工作,需要调查人员与技术专家以及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才能抽丝剥茧,理清事实。朱涛说,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全力搜救以及保护现场和固定证据。在做好现场勘查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取证工作已经同步开展,包括封存整理相关记录和资料,组织开展目击证人访谈,并对收集到的各类证据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有任何重大发现,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朱涛介绍,事件发生后,中国民航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相关要求,将事故信息通报了国际民航组织及航空器设计制造国的调查机构——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当前阶段工作重点仍在搜寻救援,同时开展事故调查前期的证据收集工作,待进入事故调查阶段后,将按照有关规定邀请需要参与的相关方参加事故调查工作。已有多名旅客家属前往事故现场在梧州市定点接待家属的酒店,一些失联旅客家属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50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