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东航一架搭载人的波音在广西藤县坠毁,引发山火。
陆续地,飞机碎片被发现,救援队伍紧急集结靠近,和时间抢生命。众网友都为此感到揪心不已,默默祈祷能有更多生还者的消息。
然而,看到现场飞机残骸的状况,每个人心里可能都会有这样消极却客观的猜测:
在接下来的时间,遇难者会变成冷冰冰的数字呈现。
这些乘客,可能是谁的爸爸妈妈,儿子女儿。上飞机前,他们或许还给家里人发了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落地了再打给你”。只是这一刻,对亲人来说,已经变成了渺茫的希望。
席慕蓉在《小红门》里说:“时光最残酷的地方就在于,你以为日子是这样一天天过,昨天见过的人,明天也可以再见。
但就是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刹那,在你说完再见以后,就真的,再也不见。”
大人尚且无法承受这样的丧亲之痛,那么孩子呢?那些像往常一样,期待父母准时回来的孩子们,遭遇变故的时候,又该如何理解这样悲痛的现实?
在中国的教育中,时常缺少死亡教育这一环。然而,生命太无常了,明天和意外真的不知道谁先来临。
或许借由这次事件,我们可以和孩子坐下来聊聊,关于死亡这件事。
孩子眼里的“死亡”是什么样的?
心理学家纳吉曾经对几百名孩子的“死亡观念”做过研究,分成了三种不同年龄段的概念发展模式:
在孩子3-5岁时,会认为死亡是可逆的,它仅仅是一种离开,未来死去的生命还会回来。
而5-9岁的孩子,觉得只有被死亡抓走的人才会真正死去,像英雄、特别的人,可以对抗死亡活下来。
9岁以上的孩子,大概能够理解死亡不可避免,并且普遍存在。
除了纳吉的研究,很多教育学家发现,孩子四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而对于死亡,孩子其实是充满疑惑和焦虑的。
《爸爸去哪儿3》中有一期,几个爸爸嘉宾乔装成年老的样子,就激发了孩子们的死亡和分离焦虑。
对孩子们来说,如何接纳自己熟悉的生命离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台湾的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就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说道:“如果大人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的认知,进而产生负面的情绪,影响一生。”
事实上,孩子能多大程度理解和接受死亡,就有多大程度去敬畏生命。
越回避“死亡”的讨论,孩子越无知
马东曾经在《奇葩说》中说:“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所有汉文化里面的人缺失的一课。”
《南方都市报》曾经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在名样本家长中,只有13.6%的人会认真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六成以上的家长会觉得问题沉重、尴尬,选择回避。
然而,掩盖反而会让孩子对死亡产生误解,甚至以儿戏的态度实践。
之前,邯郸一个11岁的哥哥,为了证明游戏中的复活情节,竟然携妹妹跳楼。
两人从四楼一跃而下,重伤入院。孩子们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经历了4次病危通知后,才意识到:
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便不能复生。
除了好奇,孩子们因为模糊的死亡认知,还有可能产生恐惧。
家长讳莫如深,孩子们接触的影视作品里对死亡的呈现又是压抑、恐怖的,这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将死亡和魔鬼绑定在一起,变得胆小。
这样的孩子,如何坦然接受生命里的每一次失去呢?
和孩子补上一节生命教育课
育儿专家张雪峰说:
“生命教育应当尽早地进行,让孩子正确地直面死亡,懂得生死的含义之后,才懂得对世间万物的珍惜。”
深以为然。给孩子补上一节生命教育课,能够引领孩子进行更深度的思考,为自己的成长与强大注入力量。
帮助孩子理解生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认同孩子对于死亡的悲伤和恐惧情绪
如果孩子刚刚经历了生离死别,家长除了安抚,还要陪伴孩子,引导他们宣泄情绪。
与此同时,孩子对死亡可能是充满疑惑的,家长需要解释生命离开的原因。
比如:“宝宝,狗狗年纪大了,就像生命的电量用光了。它离开了我们,但你还留下了和它很多的美好回忆对不对?”
不仅如此,家长还要接着和孩子讨论生命长短的问题。因为面对突如其来的分离,孩子也更在意自己的爸爸妈妈,会不会也这样突然离开。
所以我们需要像这样告知孩子,让他们理解,生命只有一次,非常珍贵。而且爸爸妈妈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依然陪伴支持你。
选择合适的仪式,让孩子好好告别
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对逝者做一个告别仪式,让他们整理自己的情绪,并了解:
死亡虽是生命的消失,却不是爱的分离。
我们要感恩过去的经历,同时带着逝者的期待和力量,珍惜当下,更坚强地活下去。
3.选择一些生命教育的作品,加强孩子对于生命的理解
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影视和文学作品,帮助孩子理解死亡。
比如电影《寻梦环游记》,就以温情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死亡是生命的补充,它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还有真实文学《失物列车》、《妈妈的星石岛》、《许愿地球仪》等等,都是温柔且有力量的生命教育系列作品。
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来说,通过阅读,和爸爸妈妈讨论,也是有效的生命教育方式。
周国平在《守望的距离》一书中说:“人生是战胜不了的,它是侥幸落在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或早或晚,都要把它交还。”
生命,是有价值的旅程。死亡是身体消失,但爱并没走远。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坦然接受生命的离开,无悔地用心过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