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氏家族起源

北京皮炎医院治疗 http://m.39.net/pf/a_9473063.html

欧阳姓简介

欧阳姓,中华姓氏之一。欧阳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古人称山体的南面为山阳),封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他的子孙因而姓“欧阳”。

欧阳姓郡望为渤海。宋朝时,欧阳姓约有22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九位,为百家大姓之一,位列宋版《百家姓》复姓的第4席,人口总数居复姓首位。据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中)》,当代欧阳姓的人口约88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全国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欧阳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等。湖南为当代欧阳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阳姓总人口的43%。全国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的欧阳姓聚集区。

历史上重要的欧阳姓人物有:东越王欧阳摇、西汉博士欧阳生;东汉汝南太守欧阳歙;唐朝书法家欧阳询;五代后蜀翰林欧阳炯,尚书左丞、宁江军节度使欧阳彬,博士欧阳詹;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元朝修宋、辽、金三史总裁官欧阳玄;明朝右佥都御史欧阳重。

02

姓氏源流

源于姒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给越国勾践后裔子蹄的封地,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属于以封爵名称为氏。

夏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无馀,在今浙江绍兴,后来建立了越国。到战国时勾践的六世孙越王无疆时,越国为楚国所灭,楚王更封无疆之次子蹄于乌程欧馀山之阳,其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等。乌程欧馀山故域在今浙江湖州南之故菰城之升山,到西汉时封在此地的称欧阳亭侯。

源出姒姓的欧阳姓的历史有年。欧阳氏与欧、区氏、欧侯氏同宗同源。在历史上,欧阳氏曾一度被迫改为单姓欧氏、阳氏。

(欧阳图腾)

03

得姓始祖

欧阳姓始祖-越王勾践。

据《姓谱》载,欧阳氏源出越王勾践之后。支孙封地在乌程欧阳亭,因以为氏(欧阳亭,即欧阳戍,在今江苏仪征县东北十里),尊越王勾践为始祖。

(越王勾践)

04

迁徙传播

秦末汉初,在瓯越之欧阳扶助汉灭秦有功,受封为东越王,都东瓯(今浙江温州)。汉代,其后裔某官涿郡(今河北涿县)太守。分两支:一居青州千乘(今山东高清),子犯罪伏诛,孙夭无后嗣;一居冀州渤海(今河北东南、山东西北),后裔繁衍。至晋,渤海派裔欧阳建,字坚石,官渤海太守,族多名扬,谚日:“渤海赫赫,欧阳坚石。”欧阳氏族人始称“渤海衍派”,欧阳建为渤海派开基祖。其子欧阳质携族迁居长沙,成为两湖欧阳氏开基祖。

至隋,欧阳纪(一作纥)官拜广州刺史,封渤海郡公。唐初,欧阳询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郡开国公。第三子欧阳通徙居江西鄱阳(今波阳),官司礼卿纳言,袭封渤海郡开国子。因反对武则天废中宗,请求立李旦为嗣君被杀害,后平反昭雪,被奉为赣、闽、越、粤欧阳氏开基祖。

唐中叶,欧阳通第三子欧阳昌偕妻范氏由赣入闽,任泉州刺史,先后住居晋江潘湖、南安高盖山(今诗山)、泉州郡城西郊龙首山常泰里(今泉州市区西隅龙头山与甲第巷之间。一说先居南安高盖山,后居晋江潘湖)。欧阳昌有四个儿子(族谱只说三个),其中以第三子欧阳詹最优异突出。

欧阳詹有三子:长子欧阳价居郡城常泰里(一说居住南安诗山),后裔繁衍传况,族谱无载,不详;次子欧阳萌,迁居莆田锦屏山下,祭扫欧阳詹坟,属莆田派系。三子欧阳柜,繁衍后裔甚是兴旺。

明正统间,欧阳德安迁居安溪尚卿,娶妻黄氏,久不诞育,因信傍姓易育之说,拜廖氏祖墓,隔年生男;另一说娶妻廖氏,入赘为婿,久不诞育,拜岳父墓,隔年生男,姓廖名墓生,其派族是为欧阳廖氏。后又衍传到惠安廖厝和泉州北门街。

欧阳姓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彭泽县、江西省新余、吉安、永丰、万载、赣州、会昌、安远,湖北省枝江、荆州、潜江,广东省广州,河南省新郑,四川省绵阳、南充营山县、达州开江、遂宁,安徽省阜阳、滁州,湖南省长沙、涟源(石旗头)、浏阳、隆回(六都寨、司门前、石桥铺)、洞口、溆浦,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等地。湖北省枝江欧阳氏族为欧阳修长子欧阳发的后裔。江苏省欧阳氏宗人大都居住在丹阳西门外荻塘欧甲(司徒)、下坯欧甲(全州)。

(欧阳氏支谱)

05

郡望堂号

郡望

渤海郡:有二处:①西汉时(约公元前2世纪)从巨鹿、上谷二郡之地分出渤海郡。在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一带。②唐代(公元7—9世纪)东北靺鞨族等建立渤海国,相当于今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

平阳郡:三国魏正始八年(公元元)将河东郡分出一部设置平阳郡,治所在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千乘郡:春秋时,齐同有千乘邑,因齐景公有马千驷、猎于境内的青田得名。西汉设置千乘郡,相当于今山东省高青县一带。东汉改为乐安郡。

堂号

画荻堂:欧阳修从小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买不起纸笔。母亲以地作纸,用荻当笔,教子识字。后来官进翰林院侍读,与宋祁等同修《新唐书》,又迁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秋天开紫花。后人遂以“画荻”怀念先人,以此为堂号。

六一堂:典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欧阳修,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永叔,号醉翁。天圣进士。官终参知政事。散文畅达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风婉丽,亦长于史。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谓《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老翁,怡然自乐也。修之后人遂以"六一"为堂号,以纪念这位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因欧阳修家庐陵,又有以"庐陵"为堂号者。

(六一堂)

传经堂:西汉欧阳生,字和伯,千乘人。为当时今文《尚书》“欧阳氏学”开创者,世传《欧阳尚书》。尔后传其子孙,欧阳生之子欧阳世,孙(不详),曾孙欧阳高、玄孙欧阳地余,六世孙欧阳政,七世孙欧阳宾,八世孙欧阳歙,皆为当时博士,被誉为“八世传经”。欧阳姓后人为弘扬先辈书香,遂以“传经”为堂号,即“传经堂”,也称“八世传经堂”。

聚德堂:北宋欧阳修,官至参知政事(宰相)。精诗、词、文各体,为当时古文运动领袖,系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与子苏轼、苏辙俱得其称誉,受人尊崇。其幼年失怙,母郑氏抚养成人,尝谓人曰:“此非德聚而及人也。”欧阳姓后人为纪念这位受人尊崇的先辈,遂以“聚德”为堂号。

(河南欧阳文忠公祠)

06

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

望出渤海;

姓启欧余。

全联典指欧阳氏的源流和郡望。

石渠博士;

渤海名流。

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千乘人欧阳生,字和伯,西汉今文尚书学“欧阳学”的开创者。伏生的弟子,世代传授尚书学,到他的曾孙欧阳高,被立为博士,曾在石渠阁讲论。一说,八代都是博士。下联典指西晋朝时期的哲学家欧阳建,字坚石,渤海南皮人,有理思,具才华,在北州极有影响。历官尚书郎、冯翊太守,被当时人誉为“渤海赫赫,欧阳坚石”。著有《言尽意论》。后因谗言被赵王司马伦所杀。

文章政事;

独步庐陵。

全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欧阳修,庐陵人,中进士甲科,与韩琦同居相位,以文章冠天下,有《新五代史》、《毛诗本义》、《新唐书》等行世。

北州高士;

西汉名儒。

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欧阳建,才藻美瞻,擅名北州。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欧阳生事典。

经传八世;

字法二王。

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欧阳生事典。下联典指唐·欧阳询,工书法,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于平正中见险绝。

秘传汉晋;

律吕阴阳。

全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欧阳发,欧阳修之子。师事如皋安定先生胡瑗,得古乐钟律之说。自有书契以来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及天文地理,无不悉究。

(陆县欧阳宗祠)

七言通用联

继固承迁五代史;

书名刻石九成宫。

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人(今江西永丰)。撰有《新五代史》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下联典指九成宫,唐朝时期宫殿名。在陕西麟游县西。本隋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为避暑之所,以山有九重,改名九成。唐贞观六年得泉,命魏征作铭,欧阳询书刻石,称《九成宫醴泉铭》。永徵二年改万年宫。清乾隆二年复旧名。

鲤郡分支绵世泽;

蚶江衍派振家声。

台湾省金门县欧厝村欧阳氏宗祠联。

(湖南隆回欧阳宗祠)

八言以上通用联

独步庐陵,文章政事;

秘传汉晋,律吕阴阳。

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人。宋天圣年间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被贬知夷陵;宋庆历年间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改良政治,被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词作婉丽,承袭南唐遗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下联典指欧阳修的儿子欧阳发,字伯和,曾跟从胡瑗学习,得古乐钟律学说,又研究历代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及天文地理。后赐进士出身,官至殿中丞。

律吕阴阳,秘传汉晋;

文章政事,独步庐陵。

此联为上一联的逆序的版本。

母教儒学,循循善诱;

世传尚书,炳炳扬名。

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欧阳修母郑氏。修四岁而孤,母守节教育之。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学者欧阳生,事付伏生受《尚书》,授儿宽,宽授生子,世世相传,至曾孙高为博士。高孙地余,裔孙歙,复以传业显名。由是《尚收》世有欧阳氏学。

母教留芳,泷冈作表;

夫尸收葬,燕市衔哀。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欧阳修四岁而父卒,其母守节抚孤,修作《泷冈阡表》显扬亲德。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文天祥遇害,妻欧阳氏收葬夫尸于燕市。

翰墨流香,佥信九成佳体;

文章擅类,并传八大名家。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欧阳询书刻石九成宫事典,称《九成宫醴泉铭》。下联典指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欧阳修画像)

弱冠胪传,龙虎萃得人之榜;

大儒纯孝,凤麟毓间世之英。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晋江人欧阳詹,字行周,唐贞元年间,他年刚弱冠(二十岁),与韩愈、李观等人联名登第,当时人称为“龙虎榜”。官国子四门(学校名)助教,后与韩愈同为博士。胪传,即胪唱,科举时,殿试之后,皇帝传旨召见新考中的进士,依次唱名传呼。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庐陵人欧阳观,字仲宾,欧阳修的父亲。少年时为孤儿,勤奋学习。性情仁孝,每年祭祀先人时都哭着说:“祭祀丰厚,不如奉养少薄。”咸平年间进士,历泗、绵二州推官,官至秦州判官。

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

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

宋朝时期的朱熹撰福建省泉州市欧阳氏宗祠“不二祠”联。

绍韩柳二公,推一代艺林之祖;

溯高曾列考,赓累朝华诰之荣。

此联为欧阳氏宗祠“渤海堂”堂联。

通渤海源流,派别两江,还许朝宗归一脉;

本庐陵著作,文师百代,统成家学冠三吴。

此联为欧阳氏宗祠“渤海堂”堂联。

不二题堂,银钩铁画,论当年合班颜柳欧虞之列;

无淫箴室,神窥天鉴,待后学直开关闽濂洛之先。

明朝时期的何乔远撰福建省泉州市欧阳氏宗祠“不二祠”联。

07

家谱文献

年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欧阳姓族谱27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日等国的图书馆还收藏欧阳姓族谱45部。

(欧阳家谱)

唐太宗敕定《欧阳氏谱序》:欧阳氏者,越王之胤(裔),姚(摇)王之始也。越王无疆之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因以为氏。北宋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序》: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传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子曰勾践,是为越王。越王勾践卒,子王鼠与立。自鼠与传五世,至王无疆,为楚威王所灭,其诸族子,分散争立。滨于江南海上,皆受封于楚。有封于欧阳亭者,为欧阳亭侯。欧阳亭,在今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其后,子孙遂以为氏。汉高祖灭秦,得无疆之七世孙摇,复以为越王,使奉越后。

民国十三年()甲子岁撰《欧阳氏族谱原委序》:尝读《史记·世家》按:欧阳氏,本颛顼之后,夏禹王之苗裔也。传五世,至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使守禹祀。历夏、商、周,传二十余世,至无疆,为楚威王所灭。无疆子蹄复受楚封。居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侯,子孙遂以为氏,此欧阳氏因封受姓之所由来也。然其后,最显而可考者,在汉则有东越王摇,在晋则有冯翊太守建,在南齐则有屯骑校尉宝,在梁则有征南大将军、穆国公頠,在唐则有弘文馆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开国公询,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通,在宋则有观文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知青州军事、文忠公修。

欧阳六宗世次总歌选段: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

08

故居墓葬

1、欧阳修纪念馆

欧阳修纪念馆是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永丰县城恩江北岸,距吉安市区60公里。年为纪念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诞辰周年而建,是一座集纪念、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古典园林式纪念馆。馆内设有欧阳修生平事迹陈列室,全面扼要地介绍了欧阳修的生平、政绩以及在文学、史学等方面的贡献。园内还有醉翁亭、六一亭、至喜亭、泷冈阡表碑亭、报恩寺塔、状元楼等景观。

(欧阳修纪念馆)

2、欧阳万墓

欧阳万古墓,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备案,列为安福县文物保护单位。

(欧阳万墓)

09

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欧阳姓历代名人96名,占总名人数的0.21%,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九十三位;欧阳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24%,排在并列第八十八位;欧阳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排在并列第一百三十七位;欧阳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8%,排在并列第一百五十七位。

(《中国人名大辞典》)

两汉三国

欧阳生:名容,字和伯。西汉千乘人,曾从伏生学今文《尚书》,为博士,授倪宽。他的后代也多出学者,其曾孙孙高、高孙地余均为博士,世代以研究《尚书》为特长,因此《尚书》世有欧阳氏学。

欧阳歙:字正思,乐安千乘(今山东省广饶县)人。东汉光武帝宰相。

欧阳建:西晋哲学家,字坚石,渤海南皮(今河北省南皮)人。历任尚书郎、冯翊(今陕西大荔)太守,甚得时誉,后来被赵王司马伦所害。

唐朝时期

欧阳询:唐朝唐州临湘人,入唐官至弘文馆学士,善书法,初学王羲之,八体尽能。后又做过太子率更令,故世称其书体为率更体。流传的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等。参与编纂《艺文类聚》一百卷。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欧阳通:字通师,唐氏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人,欧阳询之子。

欧阳詹:(-),字行周,南安人。他天赋聪颖,博览群书,文章诗赋名噪一时,受到泉州刺史薛播、席相及福建观察使常衮的赏识和鼓励,上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冲破闽人不愿到外地应试做官的习惯。

欧阳琮:长沙人,欧阳询5世孙。

欧阳彤:唐朝官至工部尚书,致仕后回居吉州。

欧阳万:字万畿,唐僖宗乾符年间(公元—年)任安福县令,欧阳氏庐陵派(又称安福派)始祖。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之后。

欧阳辟:生卒年不详,与苏东坡为好友,灵川籍进士。

宋元明清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宋朝人。天圣八年中进士甲科,官至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和,退至颖川。博学多采,以文章闻于世。纂有《毛诗译本》、《新五代史》、《集古录》等,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后人辑有《欧阳文忠集》。

(欧阳修画像)

欧阳珣:字全美,吉州府庐陵县人,北宋崇宁五年考取进士,曾任丞相,后誓死抗金以身殉国,卒年46岁。欧阳珣的孙辈欧阳守道,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老师。

欧阳守道:(-),字公权,一字遇父,号巽斋,江西吉州人,进士。宝祐元年()聘为副山长。《宋史》有传。

欧阳玄:(-),字原功,别号圭斋,元浏阳人,欧阳万公后裔。官翰林学士,国子祭酒(主管教育的长官),以文章著名。修《宋史》、《辽史》、《金史》,有《圭斋文集》十六卷。《元史》有传。

欧阳凝祉:生卒年不详,清朝时期,曾任曾国藩、左宗棠之师。

欧阳正焕:字尧章,一字瑶冈,号慕耕,一号竹淦,衡山人,进士。乾隆二十二年()聘为山长。是较有成就的山长之一,曾建自卑亭。又书“整齐严肃”四字,有诗示诸生。

欧阳厚均:(-),字福田,号坦斋,安仁人,进士。曾就读岳麓书院。嘉庆二十三年()聘为山长,连续掌教达27年之久。先后获准记录8次,得旨议叙3次,倍受朝廷嘉奖。弟子数以万计,著录在案的弟子达人。

(欧阳厚均)

欧阳瑾:祖籍分宜县防里村人,(~)号予石,少聪颖,出语惊人。清雍正十年()乡试第二,次年中进士,任兵部主事。

欧阳敬(.1~.2)祖籍分宜县防里村人,清嘉庆十年()进士。授广东连山县令,不久即逝于任上。

欧阳绍祁:字棣香,分宜县防里村人。光绪三十年(年)进士。

近代以来

欧阳海:桂阳县两路乡(今欧阳海乡)人,革命烈士。

欧阳竟无:(-),名渐,字镜湖,号竟无,江西省宜黄人。近代著名佛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阳翰笙(-年):原名欧阳本义,字继修,曾用华汉等笔名。四川高县人。黄埔军校教官,党支部书记。解放后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全国文联副主席。

欧阳予倩:名立袁。湖南浏阳人,演员、戏剧家。

(欧阳予倩)

欧阳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

欧阳中石: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阳镇西徐村。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京剧爱好者、书法教育家。

欧阳菲菲,年9月10日出生中国台湾,是台湾与日本的华语日语流行歌手,是日本歌坛长青树。

欧阳龙:台北市议员。

欧阳震华:年7月28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影视演员。

(欧阳震华)

欧阳夏丹:年7月28日出生于广西桂林,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

欧阳靖:年6月4日出生于美国,世界华人hiphop嘻哈rapperNO.1。曾参演过多部港剧,年参加了第一季《中国有嘻哈》以蒙面Hiphopman身份展现自己的才华。

欧阳娜娜:年6月15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华语影视女演员、大提琴演奏者。

欧弟(O.D):本名欧阳汉声,年7月4日出生于台湾基隆,华语主持人、歌手、演员。

欧阳奋强(年3月5日~):在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饰演贾宝玉,而后改行做导演。

欧阳智薇:年10月2日出生于湖南怀化,主持人。

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嫦娥之父”。

(欧阳自远)

欧阳文:(~),湖南平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欧阳毅:湖南宜章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欧阳平:江西兴国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欧阳奕:(~),江西安福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欧阳家祥:(~),江西吉安固江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0

人口统计

先秦时,欧阳姓主要活动于浙江一带。进入秦汉,欧阳姓北上江苏、山东、河北,西挺江西,南部跨福建。到魏晋时期,欧阳姓已经西抵陕西、四川,南达湖南。唐宋时,中原两次大规模移民,欧阳姓大批进入湖南、福建、两广地区。

宋朝时,欧阳姓约有22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九位,为百家大姓之一。欧阳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欧阳姓总人口的52%。全国欧阳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约占欧阳总人口的83%。其次分布在广西、甘肃、福建、广东等。全国基本形成了以赣湘为中心的欧阳姓分布区。

(宋朝生活图)

明朝时,欧阳姓约有不足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一百零一位。欧阳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欧阳姓总人口的60%。全国欧阳姓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这二省欧阳姓大约占全国欧阳姓总人口的83%。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北、四川等。全国重新形成了以赣湘为中心,倾向两广地区流动的欧阳姓分布区。

当代欧阳姓的人口约88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全国第一百四十九位。从宋朝至今年中,欧阳姓人口增长率呈下降的态势,这可能与欧阳复姓改单姓欧有关。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欧阳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等。湖南为当代欧阳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阳姓总人口的43%。全国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的欧阳姓聚集区。欧阳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在湘赣闽、粤桂琼、黔渝鄂大部、豫皖浙南部、台湾北部、黑龙江东部、吉林东北角,欧阳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1%以上,中心地区达到0.9%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8.3%,居住了大约83%的欧阳姓人群。其他地区欧阳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1%以下,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81.7%,居住了大约17%的欧阳姓人群。

11

史籍记载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卷四十一):“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菜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闾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勾践卒,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疆立。……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干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通志·氏族略·以亭为氏》:“欧阳氏,越王勾践之后。支孙封地在乌程欧阳亭,因氏焉。乌程属湖州。”

《姓氏词典》引《姓谱》云:“欧阳氏源出勾践之后,姒姓。支孙封于乌程欧阳亭(欧阳亭即欧阳戍,在今江苏仪征县东北十里),因以为氏。”

(《姓氏词典》)

《中国姓氏地图·欧阳居山南而得姓》:“欧阳氏得姓距今已有多年。据载,欧阳氏被封会稽,是夏朝少康的庶子,这便是历史上的越国。因此,也可以说,欧氏、欧阳氏都是‘卧薪尝胆,雪耻复国’的越王勾践之后裔。越国后来被楚国所灭,越王无疆被杀,他的儿子都臣服了楚国。无疆的儿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面,山的南面称阳,所以蹄称欧阳侯。于是蹄的后代子孙便以欧阳为姓。欧阳姓就在欧余山一带发展。”

又据《百姓祖宗图典》有关“欧”与“欧阳”、“欧侯”三姓之说:“现今浙江吴兴县,古时有山名叫欧余山。春秋时期,越王无疆将他的二儿子封到欧余山南边做首领。山南向阳,所以这位公子受封后被称为欧阳亭侯。而他的后代有的姓欧,有的姓欧阳,有的姓欧侯。这三种姓原有同一始祖。欧余山的山名,还形成一支欧冶姓。春秋时,越国的冶炼术非常先进,有个居住于欧余山的冶铸名家就被称为欧冶子。欧冶子的后代,有的姓欧冶,有的姓欧,后来还有的简化成了‘区’姓。”

再据《中国文化大博览》关于欧、欧阳、欧侯三姓共宗之说:“其始祖无疆,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次子蹄(古作“蹏”),封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并引《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夏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疆,为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乌程欧余山之用,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姓氏考略》谓:“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结论:“由此可见,欧氏、欧阳氏、欧侯氏,同为一族,皆为越王无疆后裔。”但据《路史》说:“欧阳姓系出渤海郡,欧姓系出平阳郡。”

(《中华文化大博览》

12

研究考证

区、欧、欧阳三姓同宗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不只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年(距今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欧阳氏花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4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