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间,广东商人袁西堂经常沿西江溯江而上到广西从事木材、药材生意。而藤县天平镇新马村,是袁西堂到广西的必经之地。每一次到新马村,袁西堂都对三面临江,绿水环绕,风景独特的新马村赞叹不已,很是神往!后来他就在新马这地方买地建屋,把家属也从广东东莞接到新马定居。袁西堂的儿子袁子鹏娶了新马女子何氏为妻,何氏先后为袁子鹏生了三个儿子:长子袁崇灿;二子袁崇焕;三子袁崇煜。
袁崇焕年出生于天平新马村,从小聪明好学,天资出众,14岁就在藤县考中秀才。年少的袁崇焕志存高远,经常在浔江岸边练武交友,喜欢结交豪气之士,常与乡邻们纵论国家之大事。年,23岁的袁崇焕在桂林考中举人;年,36岁的袁崇焕赴北京参加殿试,考中了进士。在北京城的孔庙里,至今还保存着元、明、清三代的进士石碑林,“袁崇焕,广西藤县”这几个字赫然位列其中。
新马村地图江边千年大榕树江边千年大榕树古圩市旧迹古码头古井袁崇焕纪念馆袁崇焕纪念馆长廊袁崇焕纪念碑风水这边独好考中进士后的第二年,袁崇焕被任命为福建省邵武知县(相当于现代的县长)。在当知县期间,袁崇焕刚正不阿,体察民情,为官清廉。有一次县城里的民居失火,袁崇焕闻迅后火速赶到现场,顾不得脱去身上的官袍和官鞋就跳上屋顶帮助灭火救灾,袁崇焕的亲民与武功之了得由此可见一斑!当地百姓对袁崇焕赞誉有加。此事至今还被记载在福建省邵武县县志中。
年,袁崇焕进京述职接受考核,当时北方辽东正发生战事,后金努尔哈赤(清皇朝的先祖)不断在辽东挑畔入侵大明王朝,朝中大小官员绝大多数贪生怕死不敢应战!袁崇焕闻迅后,毅然单枪匹马冲出山海关考察战地形势,后回朝毛遂自荐请求出战。一个南方来的文官,怎么样去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打仗?朝中很多官员都对袁崇焕的指挥能力提出了质疑!但很快朝廷就批准袁崇焕领兵出关征战。投笔从戎后的袁崇焕先后担任过佥事,兵备副使,辽东巡抚(相当于现代的省长)等职。镇守边关的袁崇焕在军事上采取“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策略,再配以先进的外国武器“西洋红夷大炮”发挥威力,先后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战役的胜利,后金主帅努尔哈赤在交战中受伤死去。袁崇焕的英风伟略让后金军队闻风丧胆!但是他的赫赫战功并没有被肯定,甚至被朝中阉党排挤,于是袁崇焕愤然辞职回乡。直至今天,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由袁崇焕指挥的两大战役被列为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两次经典战役。
年4月,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上台,崇贞一上台就严惩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然后请出刚辞职回乡不足天的袁崇焕担任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或中央军委副主席)、蓟辽督师(相当于军区司令)。年10月,后金皇太极率领10万大军偷袭北京城,袁崇焕闻讯后星夜率领九千骑兵救驾,取得了“保卫京师大捷”。正所谓树大招风,袁崇焕的显赫战功并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荣誉和信任,反而把他引向了人生的悲剧!多疑且近乎变态的崇祯皇帝听信了残余阉党的蜚言流语和中了后金皇太极的反间计,于年农历12月把袁崇焕逮捕入狱;年农历八月十六日,崇祯皇帝以近乎“莫须有”的九大罪状把袁崇焕处死,并且是用古代中国最残忍的一种死刑:磔刑。(就是把受刑人一刀一刀割死,据传袁崇焕被割了一共刀才死去,当时更有无知的北京市民拿袁崇焕的肉去当作下酒菜吃!)
在袁崇焕被处死的当晚,他的部将佘义士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将冤死的袁崇焕首级从朝廷高高的旗杆上偷了下来,埋在自家院内,日夜守护。后来佘义士给他的子孙们立下遗训“不许为官、不许回南方老家,世世代代为袁将军守墓。”这一守就是多年,至今佘家后人为袁崇焕守墓已经传承了17代!在袁崇焕死后14年(年),明朝被李自成起义军灭亡,崇祯皇帝在北京景山上吊自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袁崇焕死了年后(即年),他的冤情才被他生前的敌人,皇太极的曾孙乾隆皇帝给予平反!
袁崇焕被处死,按明朝法律,他的家族是要被满门抄斩的:年满16岁的要被杀头,不满16岁的要被送给有功之臣当奴隶!据传,当时新马村的袁姓族人闻讯后,四处逃命避难,其中袁崇焕的大哥崇灿就逃到了和平镇里罗村落地生根,历经17代的传承,至今里罗村袁氏后人有多人。新马村从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除袁崇焕之外,清朝时期何昌光曾任云南开化知府(相当于地级市市长);何斗光曾任兵部司郎,官至二品;民国时期,何祀曾任藤县县长;何瑞曾任平南县县长。
从古至今,新马村被许多地理风水先生公认为“风水宝地”,在这里有很多神奇的传说。比如当地人传说明末清初名将吴三桂就是死在新马江边,不管真相如何,但是在新马村对面江的辰岭上确是有一座吴三桂墓,这座墓曾经数次被偷挖损坏,至今每年还有吴姓族人前来拜祭。村民说墓的两旁以前刻有一副对联,上书“日有千人齐拜,夜有万盏明灯”,在过去水路交通繁荣时代,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船划过新马江边;而到了晚上,江上众多船只的灯火又给人以“万盏明灯”的感觉!地理先生的意思,就是说吴三桂的这个“逆水山”好:白天有众多的船夫免费帮参拜,晚上还有人免费帮“上灯上香”!
让我感到疑惑的是,吴三桂是辽宁人,历史记载他最后是在湖南衡阳死的。这里为什么会把袁崇焕和吴三桂放在一起呢?!但仔细一想,这两个人的人生轨迹确实也有不少的交集:吴三桂和他的父亲吴襄、舅父祖大寿都曾经是袁崇焕的部下,袁崇焕被杀时吴三桂才18岁。崇祯皇帝把袁崇焕处死,无异于把自己的一只手臂砍掉,更是动摇了袁的部下吴三桂等人对明朝的忠诚,明朝焉有不亡之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反叛性格也许就在那时埋下了种子!
新马村,一个充满传说的地方,更多的故事,等待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