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起义首义八王中,谁最富是石达

太平天国首谋起事“首义八王”,很多人都认为是石达开,其实最富的却是排名最末的胡以晄,是个标准的富二代。

胡以晄广西平南罗文村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一八一二年)正月初七日。胡家先代江西临江府人,迁到广西后,成为广西山区罕见的巨富,光每年的收租就有石,占有的山场田地,横跨平南、藤县和金秀瑶山三个县区,房屋富丽堂皇,画栋雕梁。在太平天国重要人物中,胡以晄是出身最富的一个。

胡以晄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父亲在以晄不到十岁时死去,家产由三个儿子继承。后来又闹意见,分了家。以晄二十七岁时离开罗文村祖居,迁到大同里山人村结造庐舍居住。虽然,只争到了小部分财产,但在八王之中依然是个大财主。

在《贼情汇纂》中,把韦昌辉、石达开都说成大富翁,说他们“捐资亿万入伙”,韦昌辉家境丰饶,但从常受当地大户的欺侮与讹索判断,应该财力有限。石达开只不过是“耕读之家”,自己还经常干农活,按后来的“阶级成分”划分,也就是个富农,这二位是算不得富翁的。

那么其他五位呢?萧朝贵是烧炭的,“自耕而食,自蚕而衣”,秦日纲是贵县的矿工首领,这二位属于不折不扣的“无产阶级”;洪秀全家里有田有宅,但他们兄弟三人都要自己种田、放牛,家境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康型富裕中农。

冯云山的家境据说比洪秀全还差些,要靠抄写蓝本和打短工贴补家用——想想也是,“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要是有钱,这二位何至于塾师一当那么多年?要是有钱,洪秀全何至于因为索要工资,耽误了在美国教堂受洗的机会?

杨秀清的情况似乎有些特殊。清末黄小配的小说把他描绘成大富翁,甚至洪秀全自己家流传下的家谱也赫然写着“杨秀清大财主”,可太平天国官书却说他“生长深山之中”、“零丁孤苦,困厄难堪”,金田、紫荆的调查也自相矛盾,有的说他一文不名,靠打短工过日子,有的却说他为人豪迈,经常热情接待江湖朋友,他是否穷光蛋看来说不准,但并非“大财主”、“大富翁”却是毫无疑问的。

胡以晄这样一个大财主,怎么“从了贼了”?这个问题,当年的清朝官员,可是怎么也想不通的。

胡以晄迁居到大同里山人村,这是个隐藏在深山险坳中的荒僻村落,胡以晄住在这里,跟他“胡家二少”的身份,可是大大的不相称,考试失败,仕进无路,复受土豪欺侮,失落感是肯定的,渴望改变自己的地位。 

一直希望更多当地实力派加盟的上帝会,看到了拉胡入伙的机会。这年秋、冬季,胡以晄加入了上帝会,很快被拉入核心,不但见到了神秘的“洪先生”,还得知“打江山”的最高机密,被天兄下凡赐给一副盔甲。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饱受冷落、失落的胡以晄对此大为感动,决心以死相报。他不仅积极联络当地豪杰参加举事,还开始变卖自己家产赞助上帝会。胡以晄是第一个卖房子、卖地支援起义的,以至于萧朝贵不得不善意提醒他,要保密,要量力而行。

但自始至终,胡以晄都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在核心集团中,他是最边缘的一个;而在次核心骨干中,他又是离核心最近的一人。

胡以晄虽然政治上没有攀上更高峰,但他幸运病死在天京内讧前夕,太平天国的巅峰时刻,不可谓不是一大幸事。更幸运的是,他病逝、安葬的临江,竟然是他的祖籍所在,可谓叶落归根,这份福气,其他首义都望尘莫及,更别说后面的封王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26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