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

袁崇焕为大明而生

袁崇焕,字元素,广西藤县人。广西人天生大胆,不服输,脾气耿直。这些性格在袁崇焕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袁崇焕曾任邵武(今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知县,他懂兵法有谋略,勇气过人。

天启二年(年)正月,袁崇焕任兵部职方主事。

也是在这一年,发生了 的“广宁之战”,明朝与后金进行的一次大交锋,成了两者战略的转折点。

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市)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它是辽西的咽喉,是镇守山海关的门户,是保卫京城的屏障。

广宁的失手对明朝的震动很大,它不仅宣告明朝对辽河以西地区的控制权的丧送,而且意味着关外 一道防线——山海关也将直接暴露在后金面前。

面临如此危急时刻,明朝统治集团内部对如何有效地保卫山海关,遏制金军攻势产生了分歧。

以代替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的王在晋为代表的一些官员,主张防守山海关,放弃关外,在距关八里地的八里铺修筑城池,置兵四万防守。

而兵部主事袁崇焕等部分官员则反对王在晋的重兵守护八里铺的意见主张坚守宁远(今辽宁兴城)。

为掌握 手材料,袁崇焕单骑出关,遍阅形势,把地理位置、各个地方需要的排兵布阵,都做了详细说明,然后回京上报朝廷说:

与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就这份胆识、担当,就值得点赞!

明朝廷好不容易盼着出现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于是把袁崇焕提拔为佥事(指挥使的助手),让他监军关外;并发帑币(国家财政拨款)二十万,让袁崇焕招揽因兵败逃亡的将士。

袁崇焕坚守宁远的主张受到大学士孙承宗的赞许。

不久,孙承宗代替王在晋经略辽东,倾全力布置宁远的防御,并以觉华岛(宁远西南海中)作为贮积粮饷的地方。

孙承宗见祖大寿筑建的宁远城墙是“豆腐渣工程”,就又命令袁崇焕重新加固。

经过一年多的修筑,袁崇焕把宁远城建造得十分牢固、实用。

城高三丈二尺,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门二丈四尺,异常高大坚固。

同时,“四角台皆照西洋方法,形如长爪,以自相救”。这种敌台三面突出于城外,火炮可三面施放,能给敌方造成严重的杀伤。

这也是历史上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规律,古人用长城、城墙来做保护,可是从来都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要是不改变策略,怎么能够保护自己呢?

在袁崇焕苦心经营下,宁远屹然成为明朝关外的重镇。

天启五年(年),孙承宗又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地,修缮城郭。

自此,收复关外二百里的地方。形成了明朝宁锦防线,成为努尔哈赤向关内进犯的 障碍。

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苟延残喘的大明或许尚有生机得以修复元气,逐渐恢复“出厂设置”,那么双方相持,互拼内耗,看看谁先倒下,谁先沉不住气。

可惜!大明江山还有一支不见阳光的力量——太监,正是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使大明黯然失色。

这一年的九月,孙承宗受魏忠贤的排挤,被迫去职。

如果孙承宗能有唐朝郭子仪的胸襟,那么他就会处理好这种关系,不会被掣肘,也不至于后来惨死。

只不过历史只有因果没有如果。

代替孙承宗的是毫无才干、胆小如鼠、畏敌如虎的高第。

高第傻子般的竟然尽撤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和杏山的守军入关,把十余万石米粟留给了努尔哈赤。

他还想撤宁远、前屯二城的守军。

袁崇焕誓死不从,坚守宁远。

临阵换将,这足见明朝要完蛋,天运如此。

努尔哈赤见明经略易人,以为有机可乘,决定发兵进攻。

袁崇焕取胜,努尔哈赤“气死”

后金天命六年(明天启六年,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兵13万,发起了对明朝的进攻。

后金将士一路势如破竹,连下锦州、松山、大小凌河、杏山、连山和塔山等七城,进而围攻宁远,并致书袁崇焕要他投降。

可是努尔哈赤忽略了这个广西人的风骨,据说,抗日战争中 没出现“汉奸”的就是广西,另外二战中广西兵还获得了“世界 ”的称呼。

让袁崇焕投降,怎么可能呢!

袁崇焕毫不畏惧,他和总兵满桂、参将祖大寿婴城固守,刺血誓师。

他们把城外民众迁入城内,所遗住房全部烧毁,坚壁清野以待后金军。

努尔哈赤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见袁崇焕不降,便指挥军队猛攻宁远,但明军“枪炮药罐雷石齐下,死战不退”(《清史·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袁崇焕命令福建士兵放红夷大炮,击毙后金士兵无数。

后金士兵连续攻城两日,不能取胜,只好撤退。

宁远之战是明金交战以来,明军所获得的 次大胜仗。

此战的胜利,遏制了后金对关内的进攻,挫伤了他们的锐气,稳固了明朝宁锦防线。

从此,明朝和后金在宁远、锦州一带形成了长期对峙的局面。

宁远之战的失利让努尔哈赤大为恼火,《清史·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上说:“帝自25岁征战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

吃了窝憋气的老努尔哈赤,回到沈阳后一直闷闷不乐。期间,他虽然一度出征蒙古喀尔喀巴林部,并取得胜利,但还是不能从袁崇焕给他带来的梦魇中解脱出来, 竟然痈疽突发,不治而亡。

可以这样说,努尔哈赤是让袁崇焕“气”死的!

袁崇焕用计“议和”,无奈明廷釜底抽薪

宁远之战后,明朝开始了辽东的整顿和恢复工作。努尔哈赤之死,明朝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又听说努尔哈赤死后,几个儿子也有矛盾,便想趁机探测后金的虚实。

努尔哈赤于八月死亡,到了十月,袁崇焕就派了五台山的僧人和都司傅有爵、守备田成等一行三十四人到沈阳,以吊唁努尔哈赤之死为名执行“探秘”计划。

不得不说,袁崇焕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到时候就没有清朝什么事了!

袁崇焕的这一手,大大出乎皇太极的预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袁崇焕会派使团前来吊唁。

后金与明朝交战十年,双方完全处于敌对状态,拒绝一起往来。

皇太极以为这是明朝在屡战屡败丧师失地之后愿意讲和的一种表示,他也想借此了解一下明朝的真正用途,所以对待明朝使团非常礼遇。

战略家的心境和眼光都是相通的。

另外两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袁崇焕是想借机恢复元气;而皇太极则有更大的战略眼光,他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

在这种背景下,双方一拍即合。十一月,皇太极也派方吉纳、温台什等七人随李喇嘛前往致谢,书称“大满洲国皇帝致书于大明国袁巡抚”,正式提出了两国议和的主张。

总的说来,议和对皇太极更有利,他是后金一把手,他能指哪打哪;而袁崇焕只不过是明朝的一个臣子,他有想法,要向朝廷汇报,等朝廷考核审批,还有各种人际关系,各种掣肘。

这种议和是暂时的,皇太极利用和明朝临时稳定之际,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年四月,当后金逼迫朝鲜国王订立城下之盟后,皇太极腾出手来,又开始对大明翻脸了。

皇太极指责明朝一方面遣使假意讲和,一方面趁机修筑城郭是“不愿和平而愿战争”!

真好笑,大明修筑工事,保卫祖国,后金竟然不愿意!这副嘴脸与现在的M国何其相似!

四月十八日,后金征朝鲜大军班师回到辽东,五月初三,皇太极便率大军开往锦州与明军作战,此次议和终告停止。

04

袁崇焕与锦州宁远之役大捷

不甘平庸的皇太极取得对 的胜利后,想借胜利之势,一鼓作气对明朝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从而夺取天下。

他找了各种借口,以便出师有名。

袁崇焕于天启六年打退努尔哈赤的进攻后,升任辽东巡抚,明朝坚强了在山海关外的军事部署。

当时在宁远、前屯卫、中右所、中后所四城屯兵六万,马三万,商民数十万。

袁崇焕根据明军不利于野战但又长于火器的特点,提出了“凭坚城、用大炮”,“以守为主”,“且守且战,且筑且屯”,“在实不在虚”(《明史·袁崇焕传》)的渐进政策。

无疑,袁崇焕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所以他在与后金议和时,申请修筑锦州、中左所、大凌河诸城。

天聪元年((皇太极年号,年)五月初十,皇太极所率征明之师抵达广宁,得知明朝对大、小凌河修筑未完,锦州修缮已毕,即兵分几路连夜行军。

皇太极直趋大凌河、小凌河,代善(努尔哈赤次子)、阿敏(努尔哈赤的侄子)直趋锦州,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的五子)去攻打右屯卫。

大凌河、小凌河、右屯卫方面因城未修建完,明军弃城逃走,后金军队包围锦州。

后金遣使谕令锦州守将投降,说“此我家地方,尔等在此修城何为!”

明将赵率教回信说:“城可破,不可说也。”

后金开始大举攻城,马步兵轮番作战,分两路攻城西北二面,赵率教与太监纪用,副将左辅、朱梅等固守城池,身披甲胄,督促各营将士,并力攻打,炮火矢石如雨,杀敌颇多。

屡攻不克, 只好退兵。皇太极本来以为乘东征朝鲜之胜,锦州可一攻而下,结果却被明兵打退。

皇太极不甘心失败,即于14日派人回沈阳增调援军。

此时袁崇焕正驻守在宁远,他认为宁远若正面救援锦州,敌将趁机来袭宁远,会危及山海关的安全。

因此,袁崇焕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固守宁远,只派骑兵绕到敌后偷袭后金军。

五月二十二日,后金军与明山海关总兵满桂及尤世禄的援军在锦州南七十里的笊篱山,与后金展开大战,旗鼓相当,明军退入宁远。

二十五日,后金从沈阳增调的援兵到来,二十八日,皇太极亲率大军围攻宁远,袁崇焕与内官刘应坤督将士登城而守。

满桂、尤世禄、祖大寿则出战城东二里,排列火炮、鸟枪,并力射打,后金军不能靠近城。

皇太极见此情景不由得的大怒,说:“昔皇考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

战争不是靠情绪能够取胜的,大怒之下的皇太极复率诸贝勒猛攻宁远,结果城上红夷大炮,矢石俱下,后金军受到重创,只能后退二十里。

就在皇太极攻打宁远的当天,锦州明军亦出城作战,后金军游击将军去拜山,结果被打死。

打不过宁远,皇太极又于三十日至锦州。

他要为自己找回点面子,努尔哈赤、皇太极爷俩个两次被袁崇焕打败,这心理面积有多大!让后金军不由得胆寒。

六月四日,皇太极再次强攻锦州,但在明军的炮火矢石之下,后金军死伤甚多,皇太极只好退兵,沿路拆除大小凌河、广宁城,以泄心头之火。

六月十二日,皇太极退回沈阳。

袁崇焕两次打退后金的进攻,止住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快速灭明的梦想。

打不过就改变策略,鉴于明朝巩固了山海关外宁锦一带的防线,自知在短时间之内难以突破,后金把主力转向对蒙古用兵。

在此期间,后金势力得到了很大发展,并改国号为大清。

这为年的清兵入关夺取中原准备了条件。

然而,此时袁崇焕却受到了弹劾。理由是袁崇焕私自与后金议和,使后金抓住机会东征朝鲜。

当朝鲜向明告急时,朝臣们以为这是袁崇焕的战略失误,虽然锦宁之役明朝取得了胜利,但是袁崇焕却被迫去职。

这是中国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现象:一个干的,一群看的;干的干完了,看的就提出各种意见;结果干得完蛋,看的提干。

皇太极用反间计,大功臣锒铛入狱

明崇祯皇帝即位后,鉴于形势需要,起用袁崇焕为蓟辽督师,兼督天津、登州、莱州等处军务,负责全面对辽战事。

袁崇焕提出了“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明史·袁崇焕传》)的复辽战略,并制订了一个“五年计划”以期成功。

皇太极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爷俩个都不能打败袁崇焕,让他感觉这是一个奇耻大辱,他曾说:“我屡次欲和而彼不从,我岂可坐待,定当整顿西征。”(《清太宗实录》)

既然硬刚不行,皇太极决定采取迂回的战术,绕过锦州宁远一路,从辽西进入蒙古草原,转而南下,直达蓟镇边墙,乘明军不备进行突袭,越过长城,进入北京近郊,或大败明军。

这办法是可行的,也是 的方法,避实就虚,当年朱棣起兵反叛时,就曾经用这个方法,直接率兵进逼南京的。

天聪三年(皇太极年号,年),皇太极按计划开始付诸行动。

因为路线较远,他先派人造船,将粮草由辽河运至辽西,以便接济陆地运输的不足。

皇太极下令,归降的蒙古各部贝勒率兵从征。

十月二日,皇太极亲率大军从沈阳出发,以喀喇沁部态吉布尔嘎都为向导(因他曾经多次到北京朝贡,熟识路径)。

大军行军近一个月,进至蓟镇长城脚下。

皇太极大军进犯,难道就没有一点消息?那个时候太不重视情报工作了,人家大张旗鼓地摸到鼻子底下了,竟然还不知道。

如果此时,袁崇焕得到消息,出奇兵攻打大清的老巢,会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惜,不知道是消息闭塞,还是其他原因,袁崇焕依然坚守在宁远。

这也可能是天要灭大明吧!经历了三百年的大明已经腐败的千疮百孔,上天肯定要给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出现“救世主”来拯救天下苍生。

来到蓟镇长城脚下,皇太极兵分三路,26日夜半右路从蓟镇中协的大安口,左路从龙井关,二十七日中路从洪山口,越过边界进入长城。

此地没有袁崇焕,皇太极果然一路势如破竹。先后降汉儿庄、马兰营等边城。

十一月三日克遵化,明朝巡抚王元雅兵败 。

十三日至蓟州,十四日至三河,十五日降顺义抵达通州城北,十七日就到达了北京近郊。

之前,袁崇焕曾上疏朝廷,要防备后金从蓟镇侵入,明朝当局未引起重视,所以后金一路没有遇到抵抗就直达北京城下,如同坐高铁一般。

面对突如其来的后金军,明朝廷惊慌失措,急诏各路兵马入卫京师,但大部分援军逡巡不前。

关键时刻,又是袁崇焕率领的祖大寿关宁军一万五千人皆精锐敢战。

十一月四日袁崇焕、祖大寿领兵入关,尾追后金军西行,当十七日后金军到达距北京二十里的牧马场时,袁崇焕所率的祖大寿军也到达了北京的左安门。

二十日皇太极率兵攻打得胜门,袁崇焕与祖大寿屯兵沙窝门,从中午至傍晚,与后金军大战三个时辰,重创后金军。蒙古札鲁特、喀尔喀诸部皆大败而归。

经此一战,人心初定。

二十六日后金军攻打南城外罗城,被袁崇焕打退。

袁崇焕扎营于城东南与后金军对峙,皇太极欲进攻袁崇焕军,来到阵前巡视,见袁崇焕军队结阵坚固,说:“路隘且险,若伤我军士,虽胜不足多也。”(《清太宗实录》)

这显然是给自己找面子,要是能赢还能不打?显然皇太极被袁崇焕打怕了,求心理阴影面积,应该是阴满了!

看来,袁崇焕就是后金(大清)的剋星,只要有袁崇焕在,皇太极就不能取胜。

这也让皇太极心里哇凉哇凉的,既然强攻不行,就改变策略——智取。

皇太极决心把袁崇焕这颗肉中刺拔掉。

于是,皇太极用了“反间计”。

“反间计”来自于《三十六计》是利用“敌人”内部矛盾,让其堡垒从内部的打破的一种军事策略。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反间计除去了给曹操训练水军的蔡瑁和张允;诸葛亮利用反间计,让曹魏免去了劲敌司马懿的兵权。

皇太极见北京常守坚固,袁崇焕所率辽军不易战胜,决定实施反间计。

皇太极知道明朝皇帝宠信太监,于是利用前几天俘获的太监杨春和王德成来实现这一阴谋,他令两个部属故意在他们附近悄悄议论说:

“今日撤兵乃上(皇太极)计也,倾见上单骑向敌,敌有二人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巡抚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清太宗实录》)

意思是,今天撤兵乃是皇上的计策,皇上与袁崇焕有密约……

第二天故意放杨春回去。

杨太监自以为得到了重要情报,进京后立即密告崇祯皇帝,致使第三天十二月一日袁崇焕就被捕下狱。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粗浅的计策,使明朝当局自毁长城。

想想真是好笑,强抢不来的东西,竟然这么简单,略施小计就得到了。

祖大寿怕祸连自己,率部下出山海关向溃逃。

皇太极于十二月十七日在北京永定门斩杀明朝武经略满桂和孙祖寿,擒获总兵黑云龙、麻登云等。

袁崇焕下狱后,崇祯起用旧臣孙承宗督理辽东军务。

孙承宗虽然有能力,也有思路,可惜后来毁在了大太监魏忠贤手中。

袁崇焕不久被杀,明朝失去了一个能与后金抗争的得力统帅。

由于明朝财政困难,军队得不到给养,许多军人变成“流寇”,与农民起义军相汇,成了颠覆明朝的主要力量。

袁崇焕的死,不过是明朝气数已尽的结果而已。

历史有一个规律,当一种新生势力逐渐强大的时候,另一种旧的势力必然消亡,无论它看上去多么强大,都是无济于事的。

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祖大寿等明朝后期的这些大将,在危急时刻都能独当一面,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也称得上是明朝的“活长城”,可为什么还是败了呢?

看起来是因为朝廷的腐败,是太监的横行,其实都是“天命”,明朝气数已尽,有再厉害的将领,也抵不住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那些看上去的乱臣贼子不过是一种锲入机缘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7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