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这处历史悠久的窑址,很多人不知道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69820.html

早泄日受邀去梧州市同心镇采风,回程的时候有人提议走另外一条路线回县城,中途经过中和窑窑址,有幸终得一见。

图片中的文字标题取意于“薪火相传”之处,因为烧窑需要柴火,故此改为“薪和相承”。其实也有点差强啦,佛山的南风古灶至今才是真正的薪火相承,而我们藤县的中和窑不但早已荒废,而且还有很多藤县人都不知藤县还有这么一处国字头的宝贝呢!

但是,近年来,我们梧州市藤县陶瓷园的兴起,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了藤县的陶瓷传统,这或许也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吧!

我们藤县的高岭土在全国行业内都是大有名气,宋朝年间,藤县中和瓷器逐渐兴起,制作之精美,堪与景德镇的瓷器相媲美!

其实中和窑出品的是精美的白瓷,现在中和村里面存留的建筑上面铺满的缸瓦模样的碎片,则不过是当初烧制瓷器的模具--匣钵而已!

而满目存在的碎片证明了当年中和窑的兴盛,可见当时瓷器的产量之多,无法想象!

中和老街其实不长,从江边码头一直延伸到龙窑遗址。过去的老房子随着年月的流逝逐渐破旧、倒塌、废弃,道路上依旧整齐地铺满了匣钵碎片。现在的人走在上面,脚踏的是千年前宋朝的历史,历史凝结在其中,人置其上。

过去模具上面印刻有许多文字的存留,记录着当时的一些信息,我这种对文物和历史未及皮毛之人,唯有虔诚观看,不知所以。

而“龙三”,则是其中一位窑工的记号。

这是一栋老房子上面的一处特别之处,按照平时而言我也猜不出这个构造能作何之用,但是恰巧当天我们才参观完同心的龚氏大屋出来,于是我才能一眼分辨出来这竟然也是一个瞭望口,或者说是枪口。

别看开口不宽,里面可是内有乾坤的呢!里面左右两侧各开45度斜角,以便里面的人得到更广的攻击视角,而外面则很难打中打进这个瞭望孔。

传说中和窑出品的瓷器,在装满了水之后,碗或者杯里面的鱼和虾都会款款而动,若是有龙的话龙须还会飘起来。而传闻中的精品“九龙杯”就藏在了日本。是不是真的谁也不知道,仅当一个美丽的传说吧!

八十年代国家曾试发掘了一小部分遗址就暂停了,其中有两件中和窑出土的瓷器还被评为一级文物,现藏存于北京。

中和窑到了宋代末期就逐渐没落了,至于原因几何,好像也没有个准确的定论,而且当年中和窑的瓷器在我们藤县也没有几件得到流传下来,这似乎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宿命吧!

一直到今天,中和窑这么一个重要的遗址在我们身边还是几乎默默无闻,许许多多千年的文物,依然随意地洒落在中和村的角角落落,与中和村浑然一体。

以上仅是浅谈探故,如果大家喜欢知道更多的中和故事,我们打算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带领我们去发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63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