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使用历史久远,广西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制作并使用陶器了。年在桂林甑皮岩遗址发现的距今-年的陶片,是广西目前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物证。
之后,广西的陶器生产进一步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几何印纹陶,陶器的烧造温度也从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到了℃-℃。而到了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釉陶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生产和使用的主流,同时出现了原始青瓷,陶器的烧造温度也提高到了℃-℃。
东汉四耳灰胎点彩陶罐
广西汉代陶器烧造温度的提高与广西汉代陶窑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目前考古发现的梧州富民坊窑、苍梧大坡窑、藤县古龙窑、象州运江窑、兴安架枧田窑、灵川马山窑等汉代陶窑遗址来看,广西汉代的陶窑已基本采用了马蹄形窑。
马蹄形窑,又被称为“馒头窑”,因其平面形似马蹄,故名。马蹄窑自西周晚期开始出现,至今仍有沿用,该类型的陶窑,容易控制窑室升温和降温的速度,保温性能良好,适用于烧造胎体厚重和高温下釉粘度较大的陶瓷器。
广西的汉代陶器,主要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陶器坯体制作已经开始采用快轮技术,装饰手法也逐渐由拍印方式发展为刻划、捏塑、镂空等,图案纹饰逐渐多样,除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方格米字纹、雷纹、绳纹等图案外,还出现了汉代青铜器上的一些常见装饰纹样,大量采用如羽状纹、锥刺篦纹等纹饰。
目前,在玉林,仅在容县和北流两地有汉代完整陶器的出土和发现,且发现数量较少,下面仅选择几件两地出土的汉代陶器做一介绍,以飨读者。
西汉方格印纹陶罐
西汉方格印纹陶罐
西汉方格印纹陶罐,口径14.4厘米,高14.1厘米,年3月出土于容县灵山镇守善村,现收藏在容县博物馆。罐敞口,短颈,溜肩,深弧腹,平底,器身腹部拍印方格纹饰。东汉刻划纹三系陶罐
东汉刻划纹三系陶罐,二级文物,口径13.5厘米,底径20厘米,高29.5厘米,年出土于北流市民乐镇铁炉村樟木自然村,现收藏在容县博物馆。罐直口,宽肩,肩部饰三横耳,鼓腹,腹下渐收,平底。罐自肩而下,装饰七组刻划纹饰,主要为篦纹、锯齿纹、交叉线纹、三角线纹等。
东汉四耳灰胎点彩陶罐
东汉四耳灰胎点彩陶罐,口径10.7厘米,高15厘米,足径9.3厘米,北流市民安镇兴上村上梁组出土,现收藏在北流市博物馆。罐敞口,溜肩,鼓腹,腹下渐收,平底,通体施青黄釉,肩部饰四扁耳,腹部有点彩绿釉装饰。
以上三件玉林出土的汉代陶罐,虽算不上十分精美,也无法反映广西汉代陶器生产使用的全貌,但却是玉林十分难得的汉代陶器遗存。透过它们,再结合文献和其他文物,普通民众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汉代玉林的基本样貌,还原玉林汉代基层民众的生活日常,同时也十分有利于我们对玉林传统文化的系统总结和传承发扬。
桂林甑皮岩陶片
广西桂林市的甑皮岩、庙岩、大岩遗址先后发现了距今万年以上的陶器,桂林市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三处万年古陶遗址的城市,并以此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陶器起源地之一。经模拟考古试验发现,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第一期陶器作为未经烧制的泥坯即具备烧煮田螺不开裂的功能,其奥秘在于特定配比双料混炼工艺,这个发现对陶器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甑皮岩遗址第一期发掘的成型陶器仅有一件,为两片陶器残片(见右图),呈敞口、圆唇、斜弧壁的圜底釜;器表灰白色,近口沿部分颜色略深,呈灰褐色;器表开裂,呈鳞片状;口径27cm、高16.4cm、口沿厚1.4cm、胎厚3.6cm。现将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第一期陶器简称为“甑皮岩首期陶”。甑皮岩首期陶烧成温度极低,胎质疏松,遇水易解离,疑似没有完全陶化,历经万年岁月的侵蚀奇迹般留存至今,于年重现人间。(据《江苏陶瓷》)
链接
甑皮岩遗址
位于桂林市南郊独山西南麓,年代约距今1.2万年至7千年,是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遗址,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桂林市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万年智慧”的历史文化名片。年发现,年首次发掘,年再次发掘,总面积余平方米,发现丰富的文化遗存。
来源丨玉林新闻网
编辑丨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