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外航空界有个重磅消息,真是震碎人三观,由于过节的缘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说实话,我也是今天朋友在群里分享消息才得知的。
一直以来,飞机都是以安全著称,因为“安全”是这个行业的生命线,是不可触碰的底线。
然而,在这则航空界史无前例的巨大丑闻中,“安全”是生命线的原则被彻底打破了,——因为有人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以“三无产品假冒正品”,还把这些伪劣零部件用在了波音和空客的发动机上!
简直是视航空安全为儿戏,视旅客生命为草芥。
9月1日,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发布声明称,英国伦敦一家不知名的供应商AOGTechnicsLtd.(以下简称AOG公司)提供的许多飞机发动机零部件授权发布证书皆系伪造。
也就是说,他们提供的发动机维修零部件没有许可证书,全部是假冒产品。
据悉,这些零部件涉及赛峰集团的CFM56发动机,主要供老一代空客A和波音飞机维修使用。
同一日,《彭博社》对此进行了报道。随后,还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
令人吃惊的是,假冒零部件还包括最关键的涡轮叶片。
笔者赶紧将有关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寿命以及可靠性的相关资料找出来看了看,一篇是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寿命预测理论和方法》,一篇是天津大学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疲劳寿命和可靠性研究》。
有人可能会说,用这些零部件的空客A和波音都飞了七八年了,好像也没怎么影响吧?也没出什么事故吧?
这些零部件虽然具备一定的质量,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但其使用寿命、年限等等,却可能达不到相关指标。打个比方,按规定原本可以使用小时的零部件,结果只有个小时,寿命缩短;又或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如复杂的燃气、热、机械环境下,受到氧化、热机械疲劳、振动、屈曲、蠕变等等,变得更易损坏。又或,长期耐高温腐蚀的能力也不持久,达不到设计使用寿命……
回顾一下近年来的航空安全事故。
根据ASN航空安全数据库的统计和上观数据的整理,从年至今,全球共发生起航空事故,其中波音公司位列第四,共发生30起事故,空客公司发生19起事故。
年5月1日,印度香料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飞机在降落前发生系统故障,导致严重颠簸,机上至少17人受伤。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发生时自动驾驶系统下线了两分钟。
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故与伦敦这家名不见经传的AOG公司供应的假冒零部件是否有关。
其实,这桩丑闻早在6月就已经被人发现。
据路透社报道,葡萄牙的一家维修厂发现带有CFM名称的伪造文件虽然声称零件是全新的,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则表示它们看起来就是用过的。随后,该维修厂将此事反馈给了发动机制造商赛峰国际(CFMI),由此引起重视。
7月28日,赛峰国际(CFMI)向CFM56发动机的MRO供应商发出信函,告知一批发动机零部件文件系伪造,由于该事件性质恶劣,全行业进行了通报。在信函中,赛峰国际表示,涉事MRO供应商提交了自己从伦敦AOG技术公司收到的EASAForm1文件,结果发现,文件内容、装运单据等皆归属于赛峰公司,但赛峰公司并未签发过相应文件。
无独有偶,伦敦这家AOG技术公司还向这家MRO供应商发送了一份FAAForm-3文件,该文件不属于赛峰国际,而是属于美国大名鼎鼎的通用电气公司。不过,这份有关GECF6发动机部件的文件,仍旧不是通用电气发动机服务分销公司签发的,仍旧是虚假文件。
伦敦AOG公司为何如此神通广大?竟然能够同时拿到赛峰国际和通用电气的相关单据和资料?
没有内应,恐怕很难解释。
但是光有内应也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强大的关系网。
因为飞机设计制造厂商下游有高达数百家零部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若想进入飞机的供应链系统,必须资质齐全,并经过多年的审核和考查,须取得民航管理机构和飞机制造厂商的联合认证,缺一不可。而且,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还要经过多次试验和试飞,证明其性能可靠,才能应用到飞机上。
作为一家年才刚刚成立的“小微企业”,AOG公司何德何能,居然能在短短数年时间内经过严格考核和审查,连续成功闯过一层又一层关卡?
事件发生后不久,陆陆续续已经发现至少72份文件涉嫌伪造,其中包括多达50种零部件,然而,截止8月31日,伦敦AOG技术公司仍旧未对这些零部件的来源、伪造方式和原因作出任何解释。
按理说,这个问题在航空界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因为航空业的供应商在进入供应链后,都有严格的追溯机制。
这种保证产品质量的追溯机制,源于华夏的“物勒工名”制。
何为“物勒工名”制?
即在生产的器物上,刻上有关负责人或工匠的姓名,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旦质量不达标就可以追根溯源,进行处理。
战国时期吕不韦所撰《吕氏春秋》(东汉高诱注,四部丛刊景明刊本)第十卷“孟冬季第十”之“十月纪”记载: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
正因为如此,在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秦国兵器上都可以看到工匠或负责人的姓名。南京城墙在考古时也发现城砖上有铭文,例如,甲首刘德华、造砖人夫刘德华等字样。
大家若有兴趣,可以去南京城墙博物馆看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为了保证质量和安全,世界航空业供应链体系沿用了中国古代的物勒工名”制度,无论供应商生产的是什么零件,其材料来源、加工工序、交付时间等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倘若飞机某一零部件发生故障,可以一直向前追溯到最终的责任企业。
可是,在这样的制度下,伦敦AOG技术公司居然无法解释其零部件的来源,是不是特别奇怪?
飞机上的每一个部件都必须验证来源,以确保飞行安全,无证或假冒零件在发动机供应链中的销售可谓前所未见。
现在,虽然各国已经开始行动起来调查有哪些涉事飞机,但时间非常紧迫,因为没有人敢保证未经认证的零件在不同的环境和压力下是否会同样耐用。
赛峰国际的CFM56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喷气式发动机,在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的数千架窄体飞机上广泛使用。据路透社报道,截止目前,赛峰国际表示,涉嫌含有来自英国经销商AOG的虚假零部件的发动机数量已增至台,但这个数字尚不足全球使用总量2.26万台CFM56发动机的1%。
9月9日,美国西南航空从其一架波音-喷气式飞机上拆除了两个由伦敦AOG技术公司提供的一对疑似假冒的低压涡轮叶片。
又是-。
根据ASN航空安全数据库的统计,波音-在投入使用的近25年内,一共发生了95次事故。
年3月21日,东航MU执行昆明至广州航班任务,于梧州上空失联坠毁,机上人员人无一人生还。值得注意的是,执行此次航班任务的客机正好也是波音-,飞机从昆明长水机场起飞64分钟后,偏离巡航高度米快速下降,坠毁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附近。
快速下降,失速,是发动机出了什么问题吗?没有人知道。
9月18日,据Simpleflying报道,美联航宣布在其两架飞机发动机中发现了假冒零部件。
此外,维珍澳大利亚航空也在其发动机中发现了AOG技术公司提供的问题零部件。
截止目前,赛峰国际认为伦敦AOG技术公司可能已经售出了数千个带有伪造文件的发动机零部件。
明明是注册在英国伦敦的AOG公司,为什么是财富杂志的新闻报道标题却将其称为“美国航空界”的丑闻?
说实话,在航空业如此严格的要求下,竟然有无证或潜在伪造的零部件进入空客、波音的供应链,实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但这还不是最令人吃惊的。
更令人震惊的是,彭博社经过调查发现,在整起事件中,AOG是个皮包公司,员工是假冒的,办公地址是虚拟注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