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空气质量首次全部达标啦这个城市空气

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10907/092021_869661.html

聚焦发布会

年,广西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为底线,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整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以及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全力以赴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年,广西环境空气质量有明显的改善,首次实现全区空气质量达标,全区PM10达标城市比例为%。水质总体等级也达到了优。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前3位依次是北海市、防城港市和崇左市。你猜到了吗?

PM10达标城市比例为%。PM2.5达标城市是北海、防城港、南宁、钦州、河池和崇左等6市。

为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质量情况,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于今天(6月4日)上午10时,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年广西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狠抓清洁乡村升级版,积极推进生态乡村和宜居乡村建设,着力营造美丽和谐的农村生活环境。当地田野与楼房、池塘、公路,竹林和青山,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图画。广西新闻网通讯员谢顺珩/摄

广西的生态环境质量究竟如何

我们的家园过去一年来有哪些新变化

赶紧跟着日报哥一起来了解吧——

全区环境质量大数据

大气环境质量

年,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6%,比年上升3.1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前3位依次是北海市、防城港市和崇左市。PM10达标城市比例为%。PM2.5达标城市是北海、防城港、南宁、钦州、河池和崇左等6市。

水环境质量

年,广西51条主要河流97个国家及自治区级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Ⅰ-Ⅲ类水质)为92.8%,水质总体优。

58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为93.1%;40个考核的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为92.5%;个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数量为个。年,广西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其他环境质量

城市区域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和功能区噪声环境质量良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全区森林覆盖率62.37%,活立木总蓄积量7.90亿立方米;草地综合植被盖度81.64%。

近年来,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专门组建河道管护队伍,每天在各条河道进行巡视、清理,确保河道畅通、山清水秀。图为龙胜各族自治县桑江河河段,保洁人员在清理水上漂浮物。广西新闻网通讯员潘志祥/摄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年,广西总体生态环境质量

总体保持良好

那么有关部门去年一年来

都采取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呢?

请往下看——

一是落实党政主体责任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设计、组织领导,召开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结合广西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1+4”系列文件,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转化为任务书、施工图和责任清单,健全环境保护督察机制、考核问责机制,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

二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重点实施城市扬尘综合治理、烟花爆竹禁燃限放、臭氧污染防治等8个专项行动,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家。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糖、铝、冶金、机械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淘汰冶金、造纸等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新增投产一批风电、农林废弃物生物质发电项目,新增绿色能源装机容量万千瓦。

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年内注销淘汰柴油货车2.1万辆、老旧运输船舶64艘,新增及更换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发展天然气及新能源货车辆,西江航运干线新建标准化船舶艘,运输装备提档升级取得初步成效。

三是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巩固深化九洲江治理成效,粤桂两省区跨界断面(石角)水质稳定达标;重拳整治南流江、万峰湖污染问题,在南流江流域推行“截污建池、收运还田”模式,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养殖业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南流江考核断面(横塘)水质显著改善;全面清理万峰湖网箱养殖,万峰湖水质实现达标。全面建立五级河长制、湖长制,推进江河湖库“清四乱”专项行动,个“四乱”问题经整改已销号4个,整改销号率为61.1%。

集中治理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36个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已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个自治区级以下工业集聚区有73个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城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座,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座;全区63段城市黑臭水体中已有58段基本消除黑臭。

继续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依法关闭或搬迁养殖场家,个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了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任务完成率达89.6%,高出目标值14.6个百分点;筹措1.59亿元支持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受益人口约万人。

推进入海排污口清理整治,个入海排污口完成整治个。

四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高标准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各关键环节任务完成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年获得2.亿中央专项资金支持32个项目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河池市实施完成一批刁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程项目。

加强危险废物污染管控,建立危险废物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开展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和经营单位执法检查,检查合格率为91%;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区内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总数达65家,核准经营规模万吨/年;开展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和转移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初步形成废铅蓄电池回收网络;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环境管理,年共回收拆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80余万台;建立粤桂省际联合执法机制,共同打击危险废物跨省非法转移。

严格固体废物进口许可初审,开展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执法检查,查处涉嫌倒卖进口废物违法企业,禁止洋垃圾入境。

美丽南方·广西南宁生态环境科普教育馆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方忠良景区,共分为“地球家园”、“美丽广西”、“绿城南宁”和“绿色行动”四个展区。图为学生们在参观教育馆。广西新闻网通讯员韦良华/摄

五是强化环境监察与执法

继续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年全区检查企业2.1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件,处罚金额2.35亿多元,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38件。严厉查处藤县“3·16”等8起跨省非法转移倾倒废物案件。

重点聚焦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和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发现的问题和转办信访问题整改,以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违法侵占江河湖库问题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开展督察。

强化环境风险源管控,以涉重金属、涉危险化学品、涉危险废物等23类行业为重点,筛选出重点企业家建立重点环境风险源管理目录清单,作为环境应急重点管理对象;多次开展全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促问题整改保环境安全”专项行动,并不定期开展环境安全巡查,建立问题隐患清单,跟踪督促问题整改、消除隐患。

年内全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一般级别突发环境事件10起,环境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

六是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

编制《广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上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审查;编制《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内陆)规划(-)》。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林业局、海洋局等五部门联合开展了“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回头看”和“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共查处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个。

推广有益物种替代种植、天敌防控等生物防控方法,完成外来生物综合防控0.4万公顷。新建农业野生生物物种资源原生境保护点1个。

七是扎实推进生态示范创建

蒙山县和凌云县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南宁市邕宁区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成功创建了16个自治区级生态县和88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积极推进梧州、鹿寨、南宁3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建成南宁、钦州、贵港3市首批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贵港市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6个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87个单位被授予“广西森林城市”等系列称号;开展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和收储运体系建设试点,完成秸秆直接还田多万公顷,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生机盎然的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广西新闻网通讯员高东风/摄

在发布会提问环节

有记者提到

去年广西环境空气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首次实现全区空气质量达标

广西蓝天保卫战的战果来之不易

这一骄人成绩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7.9%,首次实现全区空气质量达标。我区蓝天保卫战扎实有力,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一是年初深入剖析我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明确攻坚目标任务,制定部门清单、问题清单、应急清单、项目清单、整改清单,将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纳入《广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红黑榜”》,层层压实攻坚责任。

2

二是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自治区分管领导到6个重点市实地督导,生态环境厅领导分片包干,“一市一策”精准指导。

3

三是各市、县(市、区)领导一线指挥、现场办公,相关部门联合行动,严格落实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攻坚行动期间,全区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提高10.7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23.9%,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南宁那考河流域治理项目是国内首个实施并投入运营的城市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入选国家住建部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集。广西日报记者周军/摄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在全国来讲,北部湾还是一片净海,但据了解局部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请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

答:虽然年广西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但局部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茅尾海、钦州港、廉州湾、防城港的东湾和西湾等局部海域污染加重,海水中磷酸盐、无机氮等因子超标,污染来源有城镇和乡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这些污染物通过入海河流(如钦江、南流江)、地表径流等进入近岸海域。广西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根据北部湾污染防治规划(方案)统计,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所需要资金达亿元,资金缺口较大。因此,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认真梳理区域内主要污染来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层层传导压力狠抓落实,积极推动海洋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建立近岸海域污染管控体系,要将广西北部湾建设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先行区,加快推进北部湾近岸海域的治理。

问:环境监测是“哨兵”和“耳目”,是生态环境保护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工作,请介绍一下广西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答: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环境质量的优劣是拿环境监测数据来衡量,因此建设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非常迫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先后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重要文件,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也高度重视我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年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有力推动全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方面。全区14个设区市和所有的县(市)均已建设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自动监测站总数达多个,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这些自动监测站能实时监控环境空气质量并向社会发布监测数据。通过对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条件分析,可以预报未来7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的预报预警,有力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区共投入2亿多元资金在51条主要河流上建设了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已建成的各级水质自动监测站达个(其中国家级65个,自治区级17个,市县级65个),年还要建设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将具备对地表水水质及饮水水源地水质实时有效的监控能力,保障用水安全。

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生态环境厅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按照生态环境部《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要求,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着力推进企业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中及时有效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搞“一刀切”,把生态环境保护转化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一是优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能,加快审批自治区本级重大项目,开展环评下基层活动,厅、市、县联动推进项目环评审批。

二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组织实施自治区、设区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部门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清理规范工作。

三是持续开展“帮企减污”系列活动,送环保科技服务到基层政府、工业园区、重点流域和企业集团,助推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实现企业增收与减少污染双赢。全区累计有70多家技术机构、多名专家参加服务活动,0多家企业、多名基层技术人员从中受益。

问:从发布的年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来看,广西空气质量总体为优良,但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尚未达标,空气质量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将采取哪些措施力争全区空气质量优上加优?

答:尽管年以来我区空气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实现了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但仅有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河池市、崇左市6市达标,仍有8个市未达标,达标城市比例只有42.9%。未达标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基数大,各市不平衡,打赢蓝天保卫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四大结构”调整、城市面源污染综合整治、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柴油车污染治理等方面还需要下更大力气。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部署以及《广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计划》要求,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巩固和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机制体制建设,按照加快优化“四大结构”,抓好城市面源污染治理的攻坚思路,为工业企业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行一策、一厂一策,加快燃煤发电机组和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二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广糖厂蔗渣锅炉清洁燃烧技术改造,推进板材厂等生物质锅炉综合整治。

三是积极调整运输结构,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统筹“油、路、车”治理。

四是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一方面加快推进蔗叶资源化利用,构建多途径、多层次的蔗叶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推动建筑工地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联网,同时大力推进道路清扫冲洗机械化作业。

五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基础能力建设,按照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建设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监管体系,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精密监控PM2.5等污染物质的浓度变化和异常时段,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向“科技支撑、精细管理、协同治理、精准减排”转变提供支持。

上下滑动阅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1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