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善维丨张鹏展年谱简编

注:本文发表于《桂学研究》年第1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廖善维老师授权发布!

张鹏展年谱简编

廖善维

[内容提要]张鹏展(-)是清代中期最重要的壮族诗人之一。史志对张鹏展事迹记载虽多,或有失简略,或存讹误,截至目前亦无年谱详记其事。笔者通过广泛参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清人诗文集、年谱、地方志、《清实录》《清史稿》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档案,稽考张鹏展行迹,按年排比事实,基本勾勒出张氏生平之轮廓,有助于深化张鹏展其人研究,对推进清代壮族文人文学、壮汉文学交融研究或有裨益。

[关键词]张鹏展年谱

张鹏展,字从中,号惺斋,又号南崧[1],清代广西上林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官福建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奉天府丞兼学政、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山东学政、通政使司通政使等,政声颇盛。乾隆五十七年、嘉庆十五年分别主持云南、山东乡试,又曾任桂林秀峰书院、宾阳书院、汇溪书院山长。隐退后,自筑平山草堂,著书讲学,奖掖后进,得人甚众,著名有弟子杜受田、韦天宝、黄金声、黄暄、李维垿、余正酉、马星冀等。

张鹏展既富有治理才干,又拥有出众才华,一生于文学、理学、金石学、书法等皆有所成就,著述颇多,著有《谷诒堂全集》《读鉴绎义》《宾州志》《离骚经注》等。留心风雅,主盟一方诗坛,编有诗歌总集《山左诗续钞》《峤西诗钞》。时人陶澍称赞其为“粤西贤人”,韦丰华尊称其为“纯儒”,《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称其为“粤西名家”,世称“南崧先生”。

  张鹏展出生于广西上林一个诗书传家的壮族文人家庭。张氏家族不仅科举代有其人,且诗学延绵,曾祖父张鸿翮(举人)、曾叔祖父张鸿(举人)、祖父张友朱(举人)、父亲张滋(明通榜)、兄长张鹏衢(诸生)、张鹏超(举人)及长子张元鼎(举人)、次子张元衡(拔贡)等皆以诗名,因此有“清代壮族第一文学家族”之誉。[2]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一岁

九月三十日出生。

韦天宝《祝南崧师寿并序》载:“南崧先生为天宝受业师,其里居世德及生平志事,居官大略,天宝以从游日久,故知之最详。己卯九月三十日为先生六十寿辰。凡前后及门之士皆欲制锦称觞。”“己卯”即嘉庆二十四年(),往前推算,亦可知张鹏展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即年。因此,张鹏展当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九月三十日。

是年,父亲张滋选授全州学正。据国家图书馆藏嘉庆四年《全州志》卷五“秩官·学正”载:“张滋,宾州贡生,乾隆二十五年任。”[3]

是年,乾隆帝第十五子颙琰生,初名永琰。朱鹤年生。姚文田三岁,汪廷珍四岁,何愚五岁。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二岁

随父宦游全州。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残本《谷诒堂全集》卷一《送谢芷川先生之任四川渠邑》载:“庚辰,先君子为全州学博,展随仕九载。”[4]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七岁

在全州,与蒋励宣等成忘年之交。

据道光本《三管英灵集》卷三十《蒋四云亭刺史归太仓》:“忆昨初见日,曾随诗礼堂。陈荀有世德,过从相携将。皤然两老翁,清漏引话长。小子才垂髫,随君兄弟行。花下侍杖履,笔札戏东厢。谁知一别后,风雨卅年强。”按蒋励宣(~),字德昭,又字云亭,广西全州人,乾隆四十二年举人,著有《巢云楼诗存》。诗中透露初次见面场景,“诗礼堂”是学习诗礼之所,这里指全州学署,两人在全州学署认识。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八岁

张滋以乞养致仕。

据嘉庆四年《全州志》卷五“秩官·学正”载:“卢若铎,永淳举人,乾隆三十三任。”[5]由此推知张滋离任时间当在乾隆三十三年前。又,《峤西诗钞》卷六:(张滋)“庚辰选授全州,履任后屡欲乞养,以先大父命不获请。延至丁亥始请养回。”[6]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九岁

上学读书,礼仪甚严。

据《谷诒堂全集》载:“每月朔望晨兴,先大父率先大夫及展兄弟并侄辈十余人,设香案于神龛前,行四拜。……礼毕,方上学读书。”[7]

长兄张鹏衢卒。

据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道光本《峤西诗钞》卷十二载:“张鹏衢,号蓄亨,上林廪生,年二十九卒。”[8]又,张滋《吊长男》有句云:“膝下承欢逾六旬,趋庭顿少引头人。呕心留得吟余草,老泪看来字不真。”[9]按,“膝下承欢逾六旬”句说明张鹏衢卒年大约在张滋六十余岁时,约在本年。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十岁

在家读书。

据《谷诒堂全集》载:“时先大父致政,居里门,年已八十余。先大夫回籍侍养,年亦六十余。村中老成多系先大父或先大夫门人,所以各家子弟应考者至村外待时时斋,俱统至舍下见先大父一揖。”[10]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十一岁

祖父张友朱卒。

《谷诒堂全集》载:“至庚寅,先大父去世后,不见此盛事。”[11]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十三歲

已拈笔作文。

《谷诒堂全集》载:“壬辰,予年十三,已学拈笔作文。”[12]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十四岁

十一月,乾隆帝秘密建储,以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即后来的嘉庆帝。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十五岁

少承家学,用力于经史。

据张鹏展《读鉴绎义序》:“展束髪受书先大夫,教以诸经。成诵后,命以涉猎诸史,姿性愚昧,茫然未得畔岸。”

乾隆四十年乙未()十六岁

拔童试案首。

据清同治十年刻本《高安县志》载:“吴灿章,字庆云,号乐斋,黄溪人,以太学生授柳州府经历,廉能有声。乾隆乙未委署上林令邑。……大理寺卿张鹏展,其宰上林时所拔案首也,有《哭吴夫子诗二十韵》并为之传。”诗今不存。

是年,刘定逌掌教桂林秀峰书院。刘定逌(~),字叙臣、叔达,号灵溪。乾隆九年解元,乾隆十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二年以事被劾归。年版《壮族百科辞典》、欧阳若修《壮族文学史》等文献认为刘定逌被劾归是因为“触怒了和珅”。实际上本年十月,二十五岁的和珅才擢为乾清门侍卫,故上述文献所记有误。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十七岁

卿祖培生。据《清代硃卷集成》第四册载:“卿祖培,字敦夫,号滋圃,行三。乾隆丙申年八月二十四日生,广西桂林府灌阳县选拔贡生民籍。”[13]卿祖培后协助张鹏展编纂《峤西诗钞》。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十八岁

与兄张鹏超自相师友,力学不辍。

韦天宝《祝南崧师寿并序》载:“先生兄弟力学,自相师友,拮据奉养太夫人,苦读不辍。”[14]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二十四岁

三月,李秉绶生。字佩之,号芸甫(圃)。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二十五岁

九月至十月,袁枚再游于桂林,与李秉礼、李宪乔、朱依真等相识、唱和。

乾隆五十年乙巳()二十六岁

长子张元鼎生。

据《峤西诗钞》卷十九载:“鼎儿己巳会试后,拟留京随侍。九月内作一梦,次早涕泗交顾,急欲回家见母。抵家数月而卒,年二十四。”“己巳会试”指的是嘉庆十四年()会试。依此推知,张元鼎当在本年生。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二十七岁

正月,李怀民奉母归里,六月李宪乔以乞养归里。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二十八岁

游谢毓华门下。

据《谷诒堂全集》卷一《送谢芷川先生之任四川渠邑》载:“丁未先生铎于林邑,展获游门下。”[15]“丁未”,乾隆五十二年。又据民国《上林县志》卷十“职官”条载谢毓华于本年任上林县训导:“谢毓华,全州举人,五十二年任训导。”

是年五月,蒋励宣大挑知县,任官江苏。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二十九岁

春中拔贡,秋中举人。

据民国《上林县志》卷十一载:“乾隆五十三年,考取拔贡,是秋即举于乡,次年成进士。”秋试正考官为平恕,副考官为温汝适。解元为灌阳人卿祖一,同年中式的还有临桂人郑希侨、陈元涛(陈继昌父)等。

是年,安南阮氏篡国,清廷用兵安南,兵败,前后仅两月余。征用广西大批民夫,运输军饷途中死伤无算,史称“安南之役”。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三十岁

三月,赴京赶考。

乾隆五十五年值高宗八旬万寿,改为恩科,正科提前于本年举行。

五月,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入翰林院学习。会试座师王杰,房师铁保、管干珍。

清嘉庆间内府抄本《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载,乾隆五十四年新科进士之一甲三名胡长龄、汪廷珍、刘凤诰,授编修,张鹏展、钱楷、李钧简、阮元等人俱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又据清道光二年石经堂刻本《铁保年谱》卷一:“乾隆五十四年己酉,余三十八岁。是年,补礼部右侍郎、稽察四译馆、管理咸安宫学务兼镶红旗蒙古副都统,二月充经筵讲官,三月充会试副考官,得钱楷等九十七人。时王文端相国充总裁,余与管松崖阁学副之。”[16]王文端,即王杰,管松崖,即管干珍。

夏,与翰林院同学周栻、李钧简等游万柳堂。

据《谷诒堂全集》卷一诗《夏日同周藕根、曹芝轩、李小松、钱漆林、顾云岩游万柳堂纪事,分韵得“斗”字“扁”字》。[17]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三十一岁

四月,散馆大考,授翰林院检讨。

据清嘉庆间内府抄本《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三五三载:“三甲之庶吉士张鹏展、汪滋畹、钱开仕、达林、吴灼、张履元俱著授为检讨。”

送世叔唐世厚致仕归籍。

据《谷诒堂全集》卷一诗《唐慕渠世叔归清湘三十韵》。[18]按,唐世厚,字德臣,一字慕渠,广西全州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历官山西定襄县知县、云南省赵州知州。乾隆五十三年擢刑部广东司员外郎,在部两载,以老致仕。

是年秋,李宪乔复官广西,署归顺州知州。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三十二岁

翰詹大考,得名三等第三十。

据《清实录》卷一三七二载:“此次考试翰詹各官按其文字优劣分为四等。一等阮元、吴省兰。二等胡长龄、刘凤诰、陈嗣龙、汪廷珍、刘镮之、蔡共武、曹城、程昌期、崔景仪、吴树本、邵晋涵十一员。三等潘绍经、陈崇本、余集、俞廷棆、谢振定、刘种之、陈万青、朱理、游光绎、曹振镛、裴谦、周厚辕、陈万全、祁韵士、梁上国、王天禄、施杓、李钧简、秦承业、邱庭漋、王锡奎、寇赉言、祝孝承、汪如洋、吴廷选、罗修源、钱开仕、顾德庆、达椿、张鹏展……七十四员。”[19]

十月,作诗送别谢毓华赴任四川。

据《谷诒堂全集》卷一《送谢芷川先生之任四川渠邑》,又据《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22册载:“(乾隆五十六年十月),谢毓华,广西桂林全州人,年五十一岁,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候选知县令,掣得四川顺庆府渠县知县缺。”[20]

是年,李宪乔为李秉礼删诗,刊为《韦庐內集》。后张鹏展《峤西诗钞》选李秉礼诗首,数量居首。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三十三岁

充云南乡试考官。

据法式善嘉庆四年刻本《清秘述闻》卷八载:“云南考官编修王宗诚,字中孚,江南青阳人,庚戌进士;检讨张鹏展,字从中,广西上林人,己酉进士。”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三十四岁

在翰林院检讨任。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三十五岁

三月,作诗《上巳和乌五元韵》。

诗载《三管英灵集》卷三十。

五月,御赐乌丝檀木折叠扇,作诗《甲寅端阳前二日,上赐摺叠,因书七律二首呈慈母大人》。

诗见于蒙成干《宾阳旧闻实录》。

八月,作诗《得八兄秋闱喜捷》。

据《峤西诗钞》卷十三:“张鹏超,号敬亭,乾隆甲寅举人,官平南教谕。”[21]闻兄中举,作诗《得八兄秋闱喜捷》庆贺,诗载《三管英灵集》卷三十。

据《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何愚是年籖补赵州知州。

乾隆六十年乙卯()三十六岁

创立广西南馆。

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隆安县志》卷五载苏康甲所撰《广西南馆记》:“广西南馆原在宣武门外校场三巷,创设于乾隆六十年。董其事者上林张鹏展、永康熊方受、隆安陆禹贡三先生也。先是鹏展先生官京师,仕至通政使,尝侨居是宅。致政之日,因谋于方受、禹贡二先生,集金购之,捐为南太思三府会馆。”

作诗《槐庭》《蝉》等。

诗见于《三管英灵集》卷三十。

嘉庆元年丙辰()三十七岁

获加一级。

据官修荣庆堂刊本《大清缙绅全书》:“清嘉庆元年春……翰林院检讨加一级,张鹏展,南崧,广西上林县人。”

作诗《题赵清献焚香图》《杨椒山先生故宅》等。

据韦天宝《祝南崧师寿并序》:“先生耿介自守,尝题赵清献《焚香图》有‘平生琴鹤迹,独夜枕衾前’之句,盖实录也。”[22]该诗今不存。《杨椒山先生故宅》诗见于《谷诒堂全集》卷一。

是年正月,颙琰继位,弘历自为太上皇帝。

嘉慶二年丁巳()三十八歲

与辛从益等作诗课,切磋诗艺。

据咸丰间刻本《辛筠谷年谱》:“嘉庆二年丁巳,府君三十九岁。连年作诗课,张九松[23]先生鹏展、游彤卣先生光绎,蒋丹林祥墀、祝兰坡曾、秦晓峰维岳诸年伯迭为宾主,约期会集一日。先妣出家酿爉肝为饷,诸公啜而甘之,各罄索所有以归。”[24]按,辛从益(~)字谦受,号筠谷,江西万载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以母老陈请终养。嘉庆十七年,起复补原官,二十年至二十四年任通政使司参议、副使,曾协助张鹏展编纂《峤西诗钞》。

以乞养归里。

汪廷珍《读鉴绎义序》载:“大银台南崧张先生与走同年生……中年归养。”

归里途中与平乐诗人何愚会面。作诗《赵州留别何不园刺史》《涿州道中》《衡阳别范大青子》《至桂林与郑榕塘访桂》等。

诗载《三管英灵集》卷三十。

是年八月,和珅为首席军机大臣。李宪乔卒于桂林永福道中,终年五十一岁。李秉礼以千金归葬,并出资刊刻《少鹤诗钞》。

嘉庆三年()戊午三十九岁

潜心经世致用之学。

据汪廷珍《读鉴绎义序》:“大银台南崧张先生与走同年生,翰林起家,历科道,掌文衡,凡所论列皆关天下大计。中年归养,端居多暇,以明代距今最近,俗变相类,而《纲目三编》又经高宗纯皇帝御定,纲领宏大,衮钺森列,乃取其书潜心切究,凡数十年,成《绎义》三十二卷。”推知,张鹏展请假回籍奉养期间开始酝酿写作《读鉴绎义》。

是年,黄体正中乡试解元。据《峤西诗钞》:“黄体正,字直其,号云湄,桂平人,晨子。嘉庆戊午解元。”[25]

嘉庆四年()己未四十岁

北上,考选福建道御史。

据贺长龄道光六年刻本《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九“兵政二十·剿匪”载张鹏展《练乡勇核军需疏》有云:“臣去岁赴京,路经豫省。”此奏疏作于嘉庆五年,故张鹏展北上京师当发生于嘉庆四年。又,韦天宝《祝南崧师寿并序》:“嘉庆四年改官御史。”[26]清光绪刻本《国朝御史题名》则将张氏考选福建道御史时间误为嘉庆五年。

正月,乾隆皇帝逝世,终年八十八岁,嘉庆皇帝亲政。和珅下狱,旋赐死。姚文田钦取状元,编修洪亮吉私论国政,遣戍伊犁。

嘉庆五年庚申()四十一岁

六月二日,上奏折“严禁幕友”“严禁滥役塘夫”等八款。

据民国景印本《皇清奏议》续卷三、贺长龄道光六年刻本《皇朝经世文编》等。又据韦天宝《祝南崧师寿并序》载:“嘉庆四年改官御史,亟陈时务八款,于塘夫、采买二事言之尤切。”[27]按,安南之役后,边疆州县滥征塘夫的虐政在广西持续十余年。张鹏展奏陈禁革,当地百姓无不感戴。

嘉庆六年辛酉()四十二岁

正月,谏阻嘉庆帝东巡,获准。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3--档案:正月二十三日,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的张鹏展上疏《奏为现时皇上恭谒祖陵开销过大请改期事》。《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清光绪十年长沙王氏刻本《东华续录(嘉庆朝)》亦载。

四月,奉旨巡视北京南城。

据《嘉庆帝起居注》“六年四月二十一日”条载:“察院奏请简派巡视中城、南城二缺,带领科道各员引见,奉谕旨:‘巡视中城著李蘧去,巡视南城著张鹏展去。’”[28]年版《上林县志》误为:“巡视南疆一带。”[29]

六月至八月,参与北京治水,急赈有功,下部议叙。

据《钦定辛酉工赈纪事》,六月初,京畿水灾,灾民口食无资,流离失所。张鹏展不辞劳瘁,日夜筹划,“令善泅者絙路为识,引桴渡之”,使灾民脱险,赈以衣食,凡活数万人。又据清道光间内府抄本《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八十六,张鹏展办理永定、右安门外急赈事宜妥协,下部议叙。[30]按,关于张鹏展北京治水时间,年版《上林县志》、年版《广西通志·人物志》等文献误为“乾隆五十七年”。[31]

九月二十九日,上奏弹劾金光悌。

据《宫中档嘉庆朝奏折》载,嘉庆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张鹏展奏:“刑部郎中金光悌理刑不力,既已出部,自应离任,所请奏留当以作罢,伏乞圣鉴,以昭信谳事。”嘉庆皇帝硃批:“所奏是。刑部堂官明白回奏。”[32]又据清道光间内府抄本《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八十八:“谕内阁:昨日御史张鹏展奏‘光禄寺少卿金光悌办理秋审错至九十余案,不应留部’,当即降旨令刑部堂官明白回奏。……光禄寺少卿金光悌着回本衙门供职,不必兼部行走。”[33]

十一月,题赠制墨世家鉴古斋汪竹坡。

诗见于清嘉庆刻本《汪氏鉴古斋墨薮》:“此事句胪擅,黚香世所夸。君房曾着苑,承晏自名家。春暖碧螺雨,烟晴紫玉华。补天余炼石,珍重慎涂鸦。竹坡先生雅政。南崧张鹏展。”[34]

十二月,兼掌工科给事中。

据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明清史料编号-档案载:“巡视南城掌广东道监察御史臣富林布、工科给事中臣张鹏展跪奏闻请旨事”[35]之语,知张氏已兼掌工科给事中之职。

嘉庆七年壬戌()四十三岁

二月初四日,奏请增设粥厂,得旨“允行”。

据《钦定辛酉工赈纪事》卷三十二。

十一月,授奉天府丞,兼管学政。

据民国《奉天通志》一百三十四卷“职官十三”“表十”之“奉天府府丞兼学政”项载:“张鹏展,广西上林人,乾隆己酉进士,嘉庆七年十一月授,九年八月(甲子)迁。”[36]

卿祖培、梁章钜登进士第。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芷林,编有《三管英灵集》。

十二月初六日,到奉天府府丞任,报到接印并上奏谢恩。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4-01-12--档案。

嘉庆八年癸亥()四十四岁

五月十五日,上折《奏请查禁广西思恩府滥役事》《本年奉天科试考竣及得雨情形事》。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3--档案、04-01-38--档案。

三月,蒋励宣升任太仓直隶州知州。

嘉庆九年甲子()四十五岁

二月,作《圣驾临幸翰林院礼成恭赋》。

据《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一二六载:“癸亥,上幸翰林院。”[37]张赋之序有:“皇帝御极之九年,函夏敉宁,海外有谧,武功既奋,文德诞敷,乃遵旧典,陈上仪。二月吉亥,临幸翰林院,天藻辉煌,广筵肆设,礼隆恩渥,道泰时和,典至重也”[38]等语。

十月,回京任太常寺少卿。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4-01-13--档案载:“嘉庆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太常寺少卿张鹏展《奏报赴京供职启程日期并谢恩事》”。[39]

作诗《蒋四云亭刺史归太仓》《家某明府之西安》等。

前诗见于《三管英灵集》卷三十。按,蒋四云亭,即蒋励宣,字云亭,行四。《家某明府之西安》见于《谷诒堂全集》卷一,家某明府,即张某知县,人物俟考,据诗意知为嘉庆九年平定白莲教后,张鹏展送同宗某知县赴任陕西之事。

是年九月,八十四岁的刘定逌重赴鹿鸣宴。据龙献图《易安堂集》之《耕余草》载诗《刘灵溪夫子重宴鹿鸣恭纪四首》有注云:“夫子寿八秩有四,能作蝇头小楷。”

嘉庆十年乙丑()四十六岁

二月初三日,在太常寺少卿任,奏《参奏丁祭文庙行礼翰林礼部等官未到事》。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3--档案。

四月,丁内艰。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明清史料编号-档案载:“嘉庆十年年四月十一日,大学士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庆桂题报太常寺少卿张鹏展丁忧,员缺,应将降调候补之。”[40]

何彤然成进士。彤然,字弨甫,号竹云,广西平乐人,何愚子,协助张氏编纂《峤西诗钞》。

嘉庆十一年丙寅()四十七岁

夏,受广西巡抚汪日章延聘,任桂林秀峰书院山长。有诗《自题蕉窗听雨小照》。

诗载《谷诒堂全集》卷一。其序云:“乙丑夏,忧居里门。丙寅春,汪首禾中丞延主秀峰讲院。堂后故种蕉数十本,风辰雨夕,诸生讲退,倚窗听芭蕉声,凄然不能自已,率成数韵。”[41]按,光绪二年《上林县志》、民国本《上林县志》则持张氏“晚年主讲秀峰书院、澄江书院”之说,年版《广西通志·人物志》、莫乃群《广西历史人物传·第四辑》、刘德仁《中国少数民族名人辞典》、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壮族百科辞典》、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等文献亦持此说,皆讹误。

三月,因奉天府丞任内之失遭部议。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2-01-03--档案:“嘉庆十一年三月十三日,大学士管理吏部事务庆桂上奏《遵议前任奉天府府丞张鹏展未经抹出考生卷内错误照例罚俸事》。”[42]

九月,与临桂诗人李秉礼、李秉绶等人交游唱和。

据《谷诒堂全集》卷一诗《丙寅九月廿一日,李松圃遥至笑阁赏菊,时在坐李云甫、吴橡村、家东麓、王春城、万某并余七人,以“菊花须插满头归”,余得“须”字》。

是年刘定逌病逝,终年八十六岁。张鹏展悼云:“先生殚精四子书,及先贤语录文章,卓然成家。”

嘉庆十二年丁卯()四十八岁

三月,协修之《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刊行。

清嘉庆间内府抄本《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刊行于嘉庆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其“协修汉文”条载:“前国子监祭酒、今任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温汝适,前任翰林院检讨、太常寺少卿臣张鹏展。”

四月,题李秉绶重刻刘仙像。

嘉庆十二年()四月,李秉绶请姜朴园重刻南溪山刘仙岩石刻画像,今存。石刻有张鹏展、李秉绶等人题识。

作诗《李郎中芸圃村居图》《代题李郎中芸圃村居图》《李松圃我园》。

诗见《谷诒堂全集》卷一。

是年冬,李秉绶北上京师,补官工部水司郎中。

嘉庆十三年戊辰()四十九岁

八月,张元鼎乡试中举。

据《峤西诗钞》:“张元鼎,号实甫,嘉庆戊辰举人。”[43]

十二月,服除,补授太仆寺少卿。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明清史料编号-档案:“嘉庆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太仆寺少卿员缺著张鹏展补授。”[44]

嘉庆十四年己巳()五十岁

七月,升任光禄寺卿。

据清道光间内府抄本《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二一五:“嘉庆十四年己巳秋七月己未朔……太仆寺少卿张鹏展为光禄寺卿。”[45]民国本《上林县志》、年版《上林县志》误为:“嘉庆十四年,迁光禄寺少卿”。[46]

九月十二日,奏《敬陈吏治民生等管见事》。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3--档案:“嘉庆十四年九月十二日,光禄寺卿张鹏展上疏《奏为敬陈吏治民生等管见事》。”[47]此《奏为敬陈吏治民生等管见事》即《正人心疏》,韦天宝《祝南崧师寿并序》载:“先生官光禄寺卿,上《正人心疏》,凡三千余言,亟论民风、士风、仕风之变,大旨归于崇实、黜浮、守正、躬行以为本。”。清道光间内府抄本《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八:“谕内阁:张鹏展奏民风士习吏治相为表里,其要在首正人心,并请令翰林科道日进经义奏议一折,所奏固系经生家言,惟意欲务实而转无实际。又据所引董仲舒之语:‘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是欲厚风俗饬官方,端自上始。朕每日恭阅先朝实录,诚以列圣修齐治平之道无不备载典型仪式,夙夜寅承,即万几之暇披览者,亦皆经史诸书鉴观得失,以期有裨治化。近日《御制尚书》五十八篇诗章用阐帝王危微精一之奥古来心法治法,孰有过于此者?若使翰林科道日进讲义,其所撰述不过摭拾陈言,敷衍入告。无论二典三谟莫能窥其涯涘,即贾董诸儒论说亦万不能跂及。设敷奏可观,而能言者又未必能行,况所敷陈又未必尽出己手。若就此奖其学识,加以甄拔,恐亦未能遽得真材,行之日久,又生弊端,仍复视为具文,于事毫无裨益,又岂务实之道乎?总之,一切政务要在实心经理、赏罚劝惩,悉衷至当,非仅语言文字所能训化。即如本年王伸汉冒赈谋毒一案于吏治人心大有关系,即当彻底根究,据实严惩,俾天下臣民共知儆惕。至于士习文风,屡经饬谕,崇实黜华,以明经为务,以敦行为本。有衡文课士之责者,果能凛遵勿懈,整饬有方,自可渐次转移,蒸蒸日上。不料,又有刘凤诰之案,朕深愧不知人耳。其各省民风,尤在封疆大吏督率地方官,随时随事旌善瘅恶,去伪还淳,庶无负朕端本善则至意。若惟朕日矢敬勤,而内外臣工不能实力奉行,即使翰詹科道日进经义,连篇累牍,究属纸上空谈,亦岂能遂臻上理乎?张鹏展所言近于迂拘,于政体未能通达,特将朕敦崇实政、不尚虚文之处通谕知之。”[48]清光绪十年长沙王氏刻本《东华续录(嘉庆朝)》亦载。

张元鼎会试不第。

据《峤西诗钞》卷十九:“鼎儿己巳会试后,拟留京随侍。九月内作一梦,次早涕泗交顾,急欲回家见母。”[49]

卓僴中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卓僴(~),字毅夫,号宽甫,广西藤县人,著有《致远堂遗稿》四卷,协助张氏编纂《峤西诗钞》。

嘉庆十五年庚午()五十一岁

张元鼎抵家,数月而卒。

据《峤西诗钞》卷十九:“鼎儿……抵家数月而卒,年二十四。”[50]

七月,充山东乡试正考官,转太常寺卿。

据《清实录》卷二二八载:“嘉庆十五年庚午秋七月癸丑……光禄寺卿张鹏展为山东乡试正考官,翰林院编修李可琼为副考官……以光禄寺卿张鹏展为太常寺卿。”[51]王培荀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乡园忆旧录》卷三:“张南崧先生鹏展主山东嘉庆庚午乡试,留督学政。当时制艺竞尙,尤王一派概不收录,所取文清而不薄、刻而不纤,复见先正风规。”解元为王宗岳,莱州人,著名的弟子还有杜受田(~),字锡之,号芝农,山东滨州人,后为咸丰帝之师。[52]

八月,补授山东学政。二十九日,奏《奉旨补授学政谢恩事》。

据《清实录》卷二三三:“嘉庆十五年庚午八月癸未……太常寺卿张鹏展提督山东学政。”[5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4-01-12--档案载,“嘉庆十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山东学政张鹏展奏《奉旨补授山东学政谢恩事》。”[54]

九月初十日,接学政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4-01-12--档案,“嘉庆十五年九月初十日,山东学政、太常寺卿张鹏展上折《奏报接学政篆日期并谢恩事》。”[55]

与苍梧诗人钟琳交游。

据钟琳《咀道斋诗草》卷十诗《张南崧太常招饮偕萧可亭同返复饮可亭旅寓席后作》。按钟琳,字四雅,苍梧人,工书,生卒年不详。嘉庆十二年举人,历官马平教谕、直隶行唐、昌平知县,著有《咀道斋诗草》。

作诗《庚午奉命典试山左闱中用蒋司马韵》二首。

诗分别见于梁章钜《三管英灵集》卷三十、韦丰华《今是山房吟余琐记》。

是年,弟子黄金声、韦天宝、罗世贵等乡试中举。蒋励宣任湖州知府。

嘉庆十六年辛未()五十二岁

延聘黄金声、韦天宝、黄暄等弟子为幕僚。

据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一载:(黄金声)“嘉庆庚午举于乡,次年会试不第,遂至山东学政署为鹏展襄校文艺。”[56]《国朝山左诗续钞》载,参与校勘广西籍门人有黄金声、韦天宝、黄暄。韦天宝,武缘人(今武鸣),著有《存悔堂遗集》;黄暄,临桂人,著有《与益山房诗文集》。李世名《刘定逌轶传——中篇连载之四》讹“刘定逌曾入张鹏展山东学政幕”,大误。

夏,编选山左诗。

据《山左诗续钞凡例》:“今钞自辛未夏起,至癸酉秋而蒇事。”又,“高密王天柱宁延、文登李蔼蹊允升、胶州宋松礀绳先、栖霞牟卢坡应震,终始其事,而兰山马平野孚来、即墨林丹圃元桂亦与有力焉。”[57]王培荀纂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乡园忆旧录》卷三:“是能力挽頽澜者复留心风雅,续选山左诗钞,委一学博任其事。某素奉贾浪仙为佛,派虽正而境甚窄。刻成,或议其后。然搜罗之富不减于前,且有国初人前钞未及收至此复录,先生之为功吾乡非浅也。”按,王培荀所谓“奉贾浪仙为佛”者,借指高密派诗人,即协助张鹏展编纂山左诗的王宁延、宋绳先、李允升等人。

作诗《辛未除夕与同人饮于四照楼和东坡寄子由韵》。

  诗见于《谷诒堂存稿》卷一、《三管英灵集》卷三十。

嘉庆十七年壬申()五十三岁

四月十五日,奏《岁试一周山东各属宁谧情形事》。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4-01-38--档案。

十二月初十日,奏《查出峄县童生张文芳等雇枪顶替斥革发审等案俱由提调办理事》《科试沂州等府情形事》。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4-01-38--档案、04-01-38--档案。

政暇向黄金声、韦天宝、黄暄等弟子讲学。

据黄诚沅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一载:“黄金声……偶得暇隙则与师友谈古论今,务求其是,每至废寝忘餐,退即记之简策,名曰《四照堂日录》。四照堂者,金声读书下榻之处也。于是,至有客闻录中所载语言而不敢登楼谒见者。”[58]其卷十三“艺文志”条载:“此为金声在山东学政署为其师襄校时,昕夕与师友讲求圣贤心性之学,古今政治得失、隆替之由,以及畸行轶事,反复辩论,折衷至当,随时剳记之作,即《四照堂日录》。”[59]

嘉庆十八年癸酉()五十四岁

二月上旬,为蒲松龄《聊斋诗集》作序。

据《聊斋诗集序》落款:“嘉庆癸酉岁如月上浣,山东督学使、上林后学张鹏展书。”[60]“如月”指一年的二月,“上浣”则指一月的上旬。

二月下旬,补授通政使司通政使,仍留山东学政之任。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2-01-03--档案,“嘉庆十八年正月二十一日,吏部尚书松筠奏《遵议通政使司通政使员缺开列应升张鹏展等职名请旨简用事》。”[6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4-01-12-1-档案,“嘉庆十八年二月十五日,新授通政使司通政使、山东学政张鹏展奏《奉旨补授通政使司通政使仍留山东学政之任谢恩事》。”[62]

四月二十八日,奏报《科试各属情形事》。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4-01-38--档案。

六月,作《国朝山左诗补钞序》。

据《国朝山左诗续钞》附载之《补钞》。

七月,查处金乡天理教乱。

据道光二年刻本《靖逆纪》载,六月,天理教在山东金乡起事。张鹏展获报,即移咨山东巡抚同兴,据理力争缉贼。

十月,奏陈百姓不敢首告邪匪,由于地方官规避处分,不为受理,或反坐诬。嘉庆帝朱批“所论皆是”。

据《清史稿》卷一六《仁宗本纪》第一六载:“御史张鹏展疏陈百姓不敢出首邪匪,由于地方官规避处分,不为受理,或反坐诬。上是之。”清同治五年刻惇裕堂全集本《养浩斋诗稿》卷一《闻警四首》载:“欲防飞鸟始桃虫,几处妖言煽惑工。曾有执干坚死节,谁教卖剑事农功。歼渠业使狼心堕,漏网难搜鲸穴空。杀贼莫驱民作贼,曲江一疏大臣风。(谓学使张公鹏展上疏。)”

秋,《国朝山左诗续钞》刊行。

据《清史稿》卷一四八“艺文志四·集部条·总集类”条载:“《国朝山左诗钞》六十卷,卢见曾编。《山左诗续钞》三十二卷,补钞四卷,张鹏展编。”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三载:“所录山东乾隆一朝之诗,除赵秋谷著名数家外,俱按照其人先后编次,注出字号、里贯、仕履。其有着述及经他人品题者,亦皆备载无遗。书曰:‘续钞’,盖继卢见曾《山左诗钞》而作者。”[63]该书由四照楼藏板,二函十六册,刻本。

十一月,任满回京,开始征集、编选《峤西诗钞》。

据《峤西诗钞序》载:“任满携刷本入都,分送诸友。时吾乡之宦于京者卿敦甫、何弨甫、卓宽甫咸以为吾粤西诗素无辑本,何不采取汇纂,俾不尽湮没,亦敬梓之意也。展不揣固陋,遂与公启征求。”按,卿敦甫,即灌阳人卿祖培;何弨甫,即平乐人何彤然,何愚之子;卓宽甫,即藤县人卓僴。

十二月,因学政任内失察金乡武生从逆遭部议。又以拏获崔士俊,究出首逆林清,功过相抵。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3--档案,“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通政使司通政使张鹏展奏《遵旨复奏前任山东学政任内失察武生马克光从逆自请交部严议事》。”[64]又,《辛筠谷年谱》载:“嘉庆十八年癸酉府君五十五岁。九月转掌河南道御史,连具二疏一言督抚甄别之弊,一言督抚延搁贼报之弊。甄别疏留中。林清之谋逆也,其党阴连数省,约同日举事,而案先破于山东。先是金乡教官以绅士密揭禀学使张公鹏展,张公飞咨抚院,则以挟嫌党护咨回。张公力争,乃委员吴楷往捕,获股首崔士俊,究出首逆藏伏情形,所关实大。疏中援及此事,适张公以失察从逆见劾,得功过相抵焉。”[65]

是年九月十五日,天理教徒袭入皇宫。嘉庆颁布《遇变罪己诏》反省民变,指“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何愚升任云南省广南知府。

嘉庆十九年甲戌()五十五岁

三月,知会试贡举。

据《清实录》卷二八七:“嘉庆十九年甲戌三月壬辰……以兵部左侍郎普恭、通政使司通政使张鹏展知贡举。”[66]

都中为桂平诗人黄体正《江村竹阁图》题叙,委托其携征诗启,返乡征集遗诗。

据黄体正《带江园诗草》卷六诗《张南崧通政告假在籍新筑平山草堂招同游憩即事有赠》:“甲戌,都中写《江村竹阁图》,先生为余题叙。”又,“甲戌南归,先生属带征诗启,采访峤西遗诗。”[67]按,黄体正(~),字直其,号云湄,金田古程村(今莫龙村)人,著《带江园诗草》六卷。

七月,为牟应震《毛诗古韵》作序。

清嘉庆刻道光二十九年至咸丰五年朱廷相、朱畹重修《毛诗质疑》六种本《毛诗古韵》载张序。牟应震,乾隆四十八年举人,字寅同,号卢坡,官禹城训导,著有《毛诗质疑》《毛诗古韵》等,曾协助张鹏展编纂《国朝山左诗续钞》。

弟子黄暄进士及第,选翰林院庶吉士。

据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68]

作诗《送顾某下第归越》等。

诗载《三管英灵集》卷三十。

是年十月,龙启瑞生。字辑五、翰臣,号妙乡居士,临桂人。道光二十一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黄暄任桂林秀峰书院山长期间,龙启瑞问学入门,可谓张鹏展再传弟子。

嘉庆二十年乙亥()五十六岁

三月,在通政使司通政使任,参加躬耕礼。

据清道光间内府抄本《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

四月,送弟子黄暄归原班铨选。

据《谷诒堂存稿》卷一《送黄春庭暄散馆归班旋粤》。黄暄,字春庭,广西临桂人,张鹏展弟子,嘉庆二十年()四月归班,后任桂林秀峰书院山长。

十二月,为“桐城派”诗人陈用光题《新城陈氏南昌旧园图》。

《新城陈氏南昌旧园图》见于上海道明拍卖公司年秋季拍卖会,为手卷设色纸本,绘者朱鹤年。除了陈用光自题外,题跋者还有翁方纲、韩克均、曹振镛、宋湘、李宗瀚、叶绍本、潘世恩、刘嗣绾、董国华、潘恭辰、潘储璠、鲍桂星、董桂敷、陈均、戴延衸、查淳、张鹏展、言朝标、陈煦、颜皋、杨怿曾、庄仲方,均当世名家。翁方纲题跋在嘉庆十八年(),图上有翁方纲引首:“新城陈氏南昌旧园。此园今无知者久矣,偶为石士话此,因属野云为作图,嘉庆癸酉春三月十二日,方纲。”又翁方纲题签条:“陈氏南昌旧园图,覃溪题。”张鹏展题跋落款有“乙亥腊月既望,应石士馆丈属,南崧弟张鹏展”一语,钤“南崧”“张鹏展印”。[69]

与平乐诗人何愚唱和。

据《谷诒堂全集》卷一、清嘉庆二十年刻本《广南府志》卷四载诗《何不园守广南僻处迤南素无领乡荐者至是连科各举一滇省积岁歉收广南独丰郡人乐之因筑亭颜曰来吉落成不园以诗见寄率成》。按,何愚,字不园,广西平乐人,时任云南省广南府知府。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五十七岁

三月,参加躬耕礼。

  据清道光间内府抄本《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三一七。 

八月,弟子李维垿中举。

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三载:“《绳武堂诗稿》十二卷,清李维垿撰。维垿,字雅亭,本县人。嘉庆丙子举人,官至宜山县教谕。维垿之诗清新雅淡,因遭际世乱,故多凄惋之音。”[70]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五十八岁

三月,参加躬耕礼。

据清道光间内府抄本《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八。 

三月,御赐人参。

据《谷诒堂存稿》卷一诗《丁丑三月蒙恩赐人参》。

十月至十一月,会审天理教犯。

据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宫中档奏折及军机处档折件编号379文献,“嘉庆二十二年十月十四日,通政使司通政使张鹏展奏《传教人犯韩玉、李自亮等情形》”[71];编号745文献,“嘉庆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通政使司通政使张鹏展奏《报与刑部会审教犯韩玉等一案情形》”[72]。按,民国本《上林县志》误为:“十一年滑县狱起,鹏展奏请饬部分别审慎治罪,由是良民不遭冤死者不可胜数。”

送临桂诗人张希吕南归。

据《谷诒堂全集》卷一诗《丁丑东崖十四弟希吕挑得教职南旋书以志别》。[73]又,《峤西诗钞》卷二十载:“张希吕,字载之,号东崖,临桂人,乾隆戊申举人,官容县教谕。”[74]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五十九岁

七月,嘉庆帝东巡,作赋颂之。

据《谷诒堂全集》卷一《圣驾再诣盛京祗谒祖陵礼成恭赋》。[75]

是年八月,黄体正任迁江训导,十二月,蒋励宣卒于全州。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六十岁

九月,及门之士欲制锦称觞,以祝寿为近世滥套婉拒。

据韦天宝作诗《祝南崧师寿并序》。韦诗共八首,大略记录、评价张鹏展生平事迹。诗载民国刊本《上林县志》。

与画家朱鹤年唱和。

据《谷诒堂全集》卷一《朱八野云年六十,野云与余同岁,且同日生,伊年五十六始举一子,予亦以是年得睿儿,野云例选少尉,不愿仕,眈眈精绘事》。朱鹤年(~),字野云,江苏泰州人,号野堂、野云山人等,主要画作有《万卷书楼图》等。

十一月初十日,奏请给假回籍修墓。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3--档案,“嘉庆二十四年十一月初十日,通政使司通政使张鹏展奏《请给假回籍修墓事》”。[76]清光绪二年刻本《上林县志》“人物·张鹏展”条载:“二十五年冬,假假归省墓,遂引疾。”[77]所记时间有误。

十一月,作《皇上六旬万寿恭颂》。

据《谷诒堂全集》卷一。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六十一岁

春,弟子韦天宝、黄金声、刘耀椿等进士及第。

《峤西诗钞》卷十九载:“韦天宝,号纲斋,武缘人。嘉庆庚辰进士,官四川知县。”又,“黄金声,字和东,上林人。嘉庆庚辰进士,官浙江金华县知县。”[78]民国《续安邱新志》卷十七:“刘耀椿,字庄年,源渌五世孙,嘉庆庚辰进士,选庶吉士。”[79]又据张鹏展《谷诒堂全集》卷一诗《刘星源灌园图》有注云:“星源,山东安邱人,以诗酒自娱。其子耀椿予所取拔,现为庶吉士。”[80]

八月,委托广西巡抚赵慎畛转呈奏折请病假。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号04-01-28-3-档案,“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初三日,广西巡抚赵慎畛奏《原任通政使司张鹏展在籍因病不能依限回京并转呈奏折事》。”

文章学问流播浙江金华。

据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一载:“金声到任未久竟县无逋事,且于积案多所平反焉。每与邑中诸生之能文者讲道谈艺恒至夜分始罢。并刊其师张鹏展文,以之训士俾人。”

题城隍庙戏台回文楹联。

据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六,题写三里街城隍庙戏台回文楹联为“逸板敲歌莺啭律催花密,轻衣舞步燕飞晴拂袖横。”[81]《中国戏曲志·广西卷》载:“清嘉庆二十五年,即年,张鹏展退隐故里时作。”[82]

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薨逝,终年六十一岁。皇二子智亲王绵宁继皇帝位,改元道光。

道光元年辛巳()六十二歲

四月,韦天宝卒,为之立传。

据韦丰华《大鸣山散人年谱》载:“道光元年,是岁府君絅斋公以进士即用至四川,四月卒于成都官邸。七月十四日申时,丰华出世。”民国四年刻本《武鸣县志》卷九“列传”条载:“韦天宝先尝受知于张鹏展先生,没后为之立传。”传中有云:“自世之学者,汨没于章句、词章之学,以取世资,求一志圣贤之学者不可得。即有一二志欲向上,而资性不能深造,往往堕入歧趋;希心顿悟,流于禅寂,否则思能深造矣,而性非纯笃;或知之不能守之,终亦必亡者也。而介圭无是三者之弊,而又不克竞其功,是足惜矣。”[83]黄暄作《韦絅斋墓表》。

筑平山草堂。

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六:“平山草堂在留仙村外半里许公梅山下。道光中,邑绅张鹏展建,今圮。”《广西年鉴(第二回)》“名胜纪要·平山草堂”载:“下有流泉,与甘谷相通,四时不竭。”

邀黄体正游平山草堂。

据黄体正《带江园诗草》卷六诗《张南崧通政告假在籍,新筑平山草堂,招同游憩,即事有赠》。[84]

与上林县丞陈词交游。

据张鹏展《三里文昌楼汇水书院记》:“嘉庆庚辰,余请假旋里。越明年,道光辛巳砚凹陈侯履三里丞厅任,下车即走价致诗于余。余得诗狂喜,以为吾邑得贤侯也。侯西江名宿,弱冠至京师,幕于刘文清公二十余年,日以德谊文章相摩励,书法得其家数,遒劲圆丽,诗亦似之。余夙闻名心折也。阅数月,侯枉驱从访余于平山草堂。”[85]

作诗《蝉》《听夜泉》等。

诗见于《三管英灵集》卷三十、《谷诒堂全集》卷一。

道光二年壬午()六十三岁

四月,《峤西诗钞》刊行。

《峤西诗钞》二十一卷,一函八册,封面有“清远楼藏板”“翻刻必究”字样,刻本。据《峤西诗钞凡例》:“是编辑于京邸,延山左李监榆先生宝裔及友人李少白同编定。公余之暇,与卿敦甫、何弨甫、卓宽甫诸人稍加商酌,圈点照二人原本,或间参鄙见。”[86]此外,李宝裔、辛从益做了点评,石玉桓、李维垿、莫之馨、张元衡等三十三人校勘。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三载:“上起明之蒋冕,下迄嘉庆,计共二百五十八人。各附小传,间加评语,网罗繁富。《三管韵语》要以此编为大备焉。至于唐之二曹,宋元两代,因一则各有专集,一则存诗寥寥,故皆不以入选,其曰‘峤西’者,盖广右与东粤同为岭南故地,而居岭峤之西也。”李宝裔,字佩三,号监榆,山东武定人,书法家。纪昀见其诗文,目为“当代伟人”,尤精书法,京师人得其尺牍,视如拱璧。有《亦庐文集》《蟭螟巢诗集》及《聊斋传奇》九种。李少白(~),字云樵,号莲初,又号竹溪笑隐,浙江海宁人。布衣,课徒讲学为生,有《竹溪诗话》。

是年,刻朱熹“忠、孝、廉、节”于平山草堂之山畔。

今存。每字高1.67米,宽1.36米,石壁呈长方形,长7.26米,高2.37米。落款为:“朱文公书”“道光二年张鹏展重刻”。

登上林文昌楼,作《三里文昌楼汇水书院记》。

该文载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五。

为滕问海诗文集作序。

据《峤西诗钞》卷十八:“滕问海,字巨源,一字廉斋,太平府岁贡生,官宾州训导。少而好学,今年逾七旬犹手不释卷。著有《湄溪山人诗稿》六卷、《文稿》二卷、《杂言》四卷,《杂言》殊赡雅,余曾为序付刊。”[87]该序文今未见。

道光三年癸未()六十四岁

八月,陈词献寿诗,作诗复之。

据梁章钜《三管英灵集》卷三十载张诗《癸未八月陈研凹惠寿诗兼致縀轴返縀次元韵》。

道光四年甲申()六十五岁

春,应知州耿省修延聘,任宾阳书院山长,并编纂《宾州志》。

据光绪《宾州志》卷六,道光初知州耿省修改建宾阳书院于城南文昌门外,并立《宾阳书院碑记》,碑载:“至四年春,功始竣……爰敦请前任通政司张南崧先生主讲席,每月二课,翘列者按名给花红,以示奖。”[88]又,耿省修《宾州志序》载:“嘉庆庚辰秋,来剌斯邑。……旧志不足征,沁窃喟焉。爰思补阙拾遗,谋诸邑贤士绅,责以钩稽搜辑,阅三年而采访册成。自愧非作史才,不敢司笔削,延通政张南崧先生总其事。”

夏,次韵和汪云任《题听荷小阁》。

据光绪《宾州志》卷九“古迹”载:“听荷小阁在旧宾阳书院左边,道光四年知府汪云任建。旧传太守汪公虽权思郡,多驻宾阳,曾于书院左旁隙地建一小阁,前朝石壁,后枕鞍山,十亩方塘,荷盘滴露,而阁以名焉。每当盛夏,香气袭人,即邀集宾僚及都人一咏,以共乐此荷花世界。”又,韦丰华《今是山房吟余琐记》云:“听荷小阁,宾阳书院之东阁也。阁为汪孟棠云任郡伯所筑,阁前凿池种莲,地颇幽胜。阁工成日,有诗四律,张南崧先生鹏展次韵和之,并石刻登诸壁。”按,汪云任(~),字孟棠,号茧园,盱眙人。嘉庆十二年举人,嘉庆二十二年中进士,历官广东三水、番禺知县,广西思恩知府、苏州知府、陕西按察使及布政使等,著有《汪孟棠太守诗钞》等。曾为壮族女诗人陆小姑出版诗集《紫蝴蝶花馆诗钞》。

是年五月,黄体正调任桂林府训导。

秋游宾阳白鹤观。

据清光绪十二年刻本《宾州志·艺文志》载张诗《秋日偕宗弟廷仰廷鉴游白鹤观》。按,此诗未见于梁章钜《三管英灵集》。

黄金声卒,为之立传。

据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一:“道光二年充浙江乡试同考官。尝于政暇手辑上林县志稿。又二年母卢氏寿终于家,讣至,遂大哭失音以卒。(据张鹏展《黄和东传》及徐衡绅县志、采访修)”按,黄诚沅纂《上林县志》时参考了张鹏展《黄和东传》,该传今未见。

道光五年乙酉()六十六岁

四月,《宾州志》刊行。

  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三载:“嘉庆末,宾州知州耿省修慨前闻之日益荒坠,举不足征,乃延鹏展出任纂修,体例悉依旧志,而稍变通之。于星野、山川、疆域、城池则沿夫古,赋役、坛庙、学校则准乎今。前事艺文则考文,名宦、官师、选举、人物则纪实。旁及物产之繁,风土之宜,祥异杂记之琐屑,无不广征博引,具列于编。阅四载而书成,时道光五年四月也。”

十月,《读鉴绎义》完稿。

据《读鉴绎义自序》落款云:“道光五年小春,请假在籍通政使司通政使张鹏展书于清远楼。”[89]按小春,指夏历十月,是为完稿时间。该书引《明通鉴纲目三编》原文,述古引经,广征博采,评史议事。所载史实始于明太祖洪武元年()正月,迄于庄烈帝崇祯十七年()三月。

是年,任汇溪书院山长。

据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六载:“汇溪书院在三里城内,道光五年县丞陈词建。”年版《上林县志》第页载:“道光五年(年),建汇溪书院于三里城,县人张鹏展任山长。”

张元衡考取拔贡。

清光绪二年《上林县志》卷七“选举”条载,“张元衡,乙酉拔贡,官刑部浙江清吏司”。张元衡,张鹏展次子,著有《吟中吟》二卷。

道光六年丙戌()六十七岁

二月,汪廷珍为《读鉴绎义》作序。

据汪廷珍《张南崧先生读鉴绎义序》载:“道光丙戌()春仲,先生之子以拔萃贡京师,邮书见示,且嘱为弁其简端。”[90]按丙戌,即道光六年;仲春,指夏历二月。是年二月,张元衡奉父命,携带《读鉴绎义》,请汪廷珍作序。按汪廷珍(~),字玉粲,一字瑟庵,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乾隆五十一年中举,乾隆五十四年进士,为阮元、伊秉绶、张鹏展同年。历官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著有《实事求是斋遗稿》。

道光七年丁亥()六十八岁

张元衡朝考合格,获授刑部主事。

据民国本《上林县志》卷七载:“张元衡,乙酉拔贡,官刑部浙江清吏司。”“国子监生在监学习,被称作坐监。清代不同出身的监生坐监时间是不一样的,恩贡生6个月,岁贡生8个月,副贡生廪膳生6个月,副贡增广生和附生为8个月,拨贡廪膳生14个月,拨贡增广生和附生16个月。”[91]因而以拔贡身份入学的张元衡至少要在国子监学习14个月时间,即从道光六年()二月入学,道光七年()四月左右毕业。

卒,终年六十八岁。

拙文《张鹏展生卒年考辨》对其去世时间做过专门考辨,认为张氏卒于本年。姚文田有《祭张南崧文》表达哀思。姚文田(~),字秋农,嘉庆四年状元,翰苑名贤,文坛巨匠。其文载“有子克家,策名朝端”,说明当时张元衡已经通过朝考,并获授刑部浙江清吏司。因此,张鹏展去世当在张元衡官刑部浙江清吏司之后。而姚文田则于道光七年()十月去世[92],张鹏展去世的时间当不早于姚氏。又据,咸丰七年()李维垿所作诗《吊业师张南崧先生》云:“晚年先生解组归,高卧其中六七载,无何一梦到华胥,子亦骑鲸游碧海(世兄元衡先后弃世)”[93]。诗中证实张鹏展请假归隐后,居住在“太史宅”,约六七年就去世了,时人所述,当为可信。

晚年所作诗有《拟古七首》《留仙杂咏六首》《古辣泉》《镆铘关》《猪头山》《昆仑关》《山心塘》《听夜泉》等。

道光十七年(),《读鉴绎义》《谷诒堂全集》刊行。

清道光十七年()十二月,《读鉴绎义》由桂林省杨博文堂刻刷,谷诒堂藏板,三十二卷,一函八册,刻本。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均有藏,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本钤“编译图书局藏”印。《谷诒堂全集》(又名《谷诒堂存稿》)六卷亦当为这一时期刻刷。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已残缺。

咸丰元年()三月,与妻卢氏合葬于上林县澄泰乡下江村云髻山阳。

墓今存,坐东向西,封土圆形,高2.5米,底径12.5米,四周以料石围砌。墓前立碑,碑高1.5米,宽1米,中书“皇清诰授通奉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显孝南崧张府君暨显妣卢太夫人之墓”,左面无文,右勒儿孙名及立碑年款。墓葬两侧有华表。由于墓碑并无其生平记载,特别对于其生卒年,后世多存讹误之处。清光绪二年本《上林县志》未见张鹏展卒年记载,只提“晚年主讲秀峰书院、澄江书院。”民国本《上林县志》卷十一始有其卒年的记载:“二十五年乞假旋里省墓,遂引疾不出。常主讲秀峰、澄江两书院,裁成后进不少。道光二十年卒。”学界皆以此为据,误认为张氏卒于道光二十年()。年版《中国少数民族名人辞典》、年版《广西历史资料·广西历史人物传》第4辑、年版《上林县志》、年版《桂西文史录》第1辑、年版《广西通志·人物志》以及欧阳若修《壮族文学史》、韦湘秋《广西百代诗踪》、王德明《广西古代诗词史》等均延续讹误,张明非《广西古代诗文发展史》则将张鹏展诗歌划归“道光中后期至咸丰的诗歌”。

光绪二十三年(),入祀乡贤祠。

据《清实录》卷四〇七载:“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秋七月……予故通政使司通政使张鹏展入祀乡贤祠。”[94]韦丰华有诗《张南崧先生崇祀乡贤志庆》颂之。

民国二十五年(),《国朝山左诗续钞》《峤西诗钞》获《贩书偶记》著录。

清代著作目录《贩书偶记》原名《见书偷闲录》,孙殿起编,年出版,年重印。主要收录清代著作间及-年间的有关古代中国文化的著作,共约万余种。

民国三十年(),清道光本《峤西诗钞》入藏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本目录页所钤“积学斋徐乃昌藏书”的朱文楷体印,可知该本曾为徐乃昌积学斋所藏。徐乃昌(—),字积余,号随庵,室名积学斋,是近代以来著名的藏书家。

民国三十三年(),《峤西诗钞》重刊。

梁广模年组织出版《上林丛书》,《峤西诗钞》为其中重要一种。国家图书馆等有藏。按,梁广模,广西上林人,曾任上林中学校长。

民国三十七年(),《广西日报(南宁)》推特辑纪念张鹏展。

年5月24日,《广西日报(南宁)》第四版推出栏目“西江文物周刊”。主编梁广模以创刊号“张南崧特辑”纪念张鹏展。栏目刊载黄诚沅《张鹏展传略》、韦天宝《祝南崧师寿并序》、李维垿《吊业师张南崧先生》,以及张鹏展《奏请严禁采买以安民心疏》、《峤西诗钞序》等诗文。

基金项目: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明清壮汉文学交融文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1YJCZH);2.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峤西诗钞》对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及其意义”(-GMC-);3.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清代广西诗歌总集流变及其影响研究”(2KY9)。

[1]道光二十年刻本《济南府志》载:“张鹏展,字从中,号惺斋,又号南崧。广西上林人,乾隆己酉进士。”

[2]王德明:《论上林张氏家族的文学创作——“清代广西文学家族研究”之六》,《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5期。

[3]嘉庆《全州志》第5卷《秩官》,第24页a。

[4]〔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第1卷,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5]嘉庆《全州志》第5卷《秩官》,第24页a。

[6]〔清〕张鹏展:《峤西诗钞》第6卷,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7]〔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载民国《上林县志》第16卷《杂志部》,第18页。

[8]〔清〕张鹏展:《峤西诗钞》第12卷,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9]〔清〕张鹏展:《峤西诗钞》第6卷,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10]〔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载民国《上林县志》第16卷《杂志部》,第18页。

[11]〔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载民国《上林县志》第16卷《杂志部》,第18页。

[12]〔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载民国《上林县志》第16卷《杂志部》,第18页。

[13]顾廷龙:《清代硃卷集成》第4册,成文出版社,年,第页。

[14]〔清〕韦天宝:《祝南崧师寿并序》,载民国《上林县志》第15卷《艺文部下》,第7页。

[15]〔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第1卷,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16]〔清〕铁保:《铁保年谱》第1卷,道光二年石经堂刻本。

[17]〔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第1卷,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18]〔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第1卷,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19]《清实录》第26册,北京:中华书局年影印本,第页。

[20]《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22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第页。

[21]〔清〕张鹏展:《峤西诗钞》第13卷,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22]〔清〕韦天宝:《祝南崧师寿并序》,载民国《上林县志》第15卷《艺文部下》,第7页。

[23]“九松”疑为张鹏展年轻时之号。

[24]〔清〕辛从益:《辛筠谷年谱》,载《寄思斋藏稿》,咸丰间刻本。

[25]〔清〕张鹏展:《峤西诗钞》第18卷,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26]〔清〕韦天宝:《祝南崧师寿并序》,载民国《上林县志》第15卷《艺文部下》,第7页。

[27]〔清〕韦天宝:《祝南崧师寿并序》,载民国《上林县志》第15卷《艺文部下》,第7页。

[28]《嘉庆帝起居注》第6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影印本,第页。

[29]《上林县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第页。

[30]《清实录》第29册,北京:中华书局,年影印本,第页。

[31]《广西通志·人物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年,第72页。

[32]台北故宫博物院清代宫中档奏折及军机处折件(文献编号:)。

[33]《清实录》第29册,北京:中华书局,年影印本,第页。

[34]〔清〕汪竹坡:《汪氏鉴古斋墨薮》,嘉庆间刻本,第页。

[35]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明清史料(编号-)。

[36]民国《奉天通志》第卷《职官十三》,第6页a。

[37]《清实录》第29册,北京:中华书局,年影印本,第页。

[38]〔清〕张鹏展:《圣驾临幸翰林院礼成恭赋》,载《谷诒堂全集》第1卷,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3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文献编号04-01-13--)。

[40]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明清史料(文献编号-)。

[41]〔清〕张鹏展:《自题蕉窗听雨小照》,载《谷诒堂全集》第1卷,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4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文献编号02-01-03--)。

[43]〔清〕张鹏展:《峤西诗钞》第19卷,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44]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明清史料(文献编号-)。

[45]《清实录》第30册,北京:中华书局,年影印本,第页。

[46]《上林县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第页。

[4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文献编号03--)。

[48]《清实录》第30册,北京:中华书局,年影印本,第页。

[49]〔清〕张鹏展:《峤西诗钞》第19卷,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50]〔清〕张鹏展:《峤西诗钞》第19卷,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51]《清实录》第32册,北京:中华书局,年影印本,第55页。

[52]清咸丰九年滨州杜氏刻本《杜文端公自订年谱》载:(杜受田)“庚午,二十四岁,中山东本省乡试第四十四名举人。座师太常寺卿、后官通政使临桂张南崧先生鹏展,编修、后官山东盐运使南海李石泉先生可琼,房师临邑县知县新会谭德民先生。”

[53]《清实录》第32册,北京:中华书局,年影印本,第页。

[5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文献编号04-01-12--)。

[5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文献编号04-01-12--)。

[56]民国《上林县志》第11卷《人物部上》,第5页。

[57]〔清〕张鹏展:《山左诗续钞凡例》,嘉庆十八年四照楼刻本,第3页。

[58]民国《上林县志》第11卷《人物部上》,第5页。

[59]民国《上林县志》第13卷《艺文部上》,第4页。

[60]〔清〕张鹏展:《聊斋诗集序》,载《蒲松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页。

[6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文献编号02-01-03--)。

[6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文献编号04-01-12-1-)。

[63]民国《上林县志》第13卷《艺文部上》,第3页。

[6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文献编号03--)。

[65]〔清〕辛从益:《辛筠谷年谱》,载《寄思斋藏稿》,咸丰刻本。

[66]《清实录》第31册,北京:中华书局,年影印本,第页。

[67]刘洋校:《帯江园诗文集校注》,广西大学2年硕士论文,第页。

[68]王炜:《〈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年,第页。

[69]刘汉忠:《清代广西文人墨痕录九笔》,《广西文史》年第4期,第63—64页。

[70]民国《上林县志》第13卷《艺文部上》,第4页。

[71]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宫中档奏折及军机处档折件(文献编号379)。

[72]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宫中档奏折及军机处档折件(文献编号745)。

[73]〔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第1卷,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74]〔清〕张鹏展:《峤西诗钞》第20卷,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75]〔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第1卷,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7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文献编号03--)。

[77]光绪《上林县志》第8卷《人物》,第9页。

[78]〔清〕张鹏展:《峤西诗钞》第19卷,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79]民国《续安邱新志》第17卷《事功传》,第3—4页。

[80]〔清〕张鹏展:《谷诒堂全集》第1卷,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81]民国《上林县志》第16卷《杂志部》,第19页。

[82]《中国戏曲志·广西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第页。

[83]黄庆勋:《壮族文人韦天宝》,载《武鸣文史资料》(第7辑),政协武鸣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年,第63页。

[84]刘洋校:《帯江园诗文集校注》,广西大学2年硕士论文,第页。

[85]〔清〕张鹏展:《三里文昌楼汇水书院记》,载民国《上林县志》第14卷《艺文部中》,第16页。

[86]〔清〕张鹏展:《峤西诗钞凡例》,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87]〔清〕张鹏展:《峤西诗钞》第18卷,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

[88]光绪《宾州志》第6卷《学校》,第33页。

[89]〔清〕张鹏展:《读鉴绎义自序》,桂林省杨博文堂刻本,第5页。

[90]〔清〕汪廷珍:《实事求是斋遗稿》,载《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页。

[91]申国昌:《明清国子监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活动》,《教育研究与实验》年第5期。

[92]张波,魏秀梅:《〈清季职官表〉人物卒年补正》,《前沿》2年第1期。

[93]梁广模:《张南崧特辑》,《广西日报》年5月24日(第4版)。

[94]《清实录》第57册,北京:中华书局年影印本,第页。

廖善维,年生,广西大学讲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南方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

“书目文献”约稿:凡已经公开发表有关文献学、古代文史相关文章,古籍新书介绍、文史期刊目录摘要等均可。来稿敬请编辑为word格式,可以以文件夹压缩方式配图(含个人介绍),发到邮箱njt

.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84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