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爱上非遗》系列是广西日报-广西云倾力推出的“广西非遗传承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期望用自己的笔触和视角,将那些植根于壮美广西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深融于壮乡儿女血液中的文化印记真诚呈现。由此,汇聚起涵养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的涓涓细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非遗的践行者、传承者和受益者。本期聚焦广西龙狮文化,展现龙狮所象征的广西人民奔腾争跃的精神风貌。
中国是世界龙狮运动的发源地,龙狮运动诞生两千多年以来,一直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历代相传,鼎盛不衰,并随着华人的迁移而传播世界各地。
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每逢节庆盛典总能看见龙狮的身影,这带着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印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之象征。
在热烈激昂、气势不凡的龙狮身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坚毅、执著,撑起龙狮的精气神韵,更舞出中华民族奔腾不息、勇于争跃的龙狮之魂。
狮舞(藤县狮舞)
传承高桩上的精妙绝技
狮舞(藤县狮舞)
类别:传统舞蹈
级别:国家级名录
批次:第三批
地域:藤县
藤县狮舞是典型的南派狮舞,普遍流传于广西藤县各乡镇和周边平南、梧州、岑溪、苍梧等市县,其套路众多,形神细腻逼真,技艺精湛,表演以上桩(凳)、采青技艺为主,是一种融武术、杂技、舞蹈于一体的综合性狮舞技艺。,藤县狮舞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中国舞狮历史悠久,传承千年,每逢佳节庆典,民间必有舞狮助兴。
禤洲狮队成员进行狮舞表演。梁馨予摄
广西藤县,东接苍梧,西邻平南,文化底蕴沉积厚重,素有“舞狮之乡”的美誉,从唐至今,藤县狮舞已历经千年岁月更迭,始终是藤县人民代代相传的特色文化。
“藤县狮舞”代表性传承人邓明华(左一)。梁馨予摄
“藤县狮舞”代表性传承人邓明华,自幼跟随父亲习武,为学习舞狮奠定优良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邓明华创建藤县禤洲醒狮团。
禤洲醒狮团队员进行表演排练。梁馨予摄
藤县禤洲醒狮团通过积极钻研、经验总结、改良创新,独创出“狮子攀树”“金狮倒挂”“醉狮独峰赏月”“瑞狮闯悬崖攀绝壁”“绝壁采灵芝”等高难度动作,更凭借“探峰攀崖”、“独桩挟腰转体°绝技”、飞距2.8米(狮尾起至落点)等高难度动作技惊四座,享誉全国。
年7月,藤县禤洲醒狮团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云顶杯”第六届世界狮王争霸赛中一举夺魁,获得饮誉国内外的“东方狮王”美誉。
藤县狮舞按照内容,可分为两种表演形式:采青狮与高桩狮。
邓明华在进行动作指导。梁馨予、林风眠摄
采青狮是藤县狮舞的精髓,侧重于地面上的表演技艺,主要表现狮子在寻找食物前的“喜、怒、醉、乐、猛、惊、疑、动、静、醒”十大神态和“闪、躲、揶、扑、腾、跳、滚”七个基本动作特征,狮随鼓动,生动灵活。
禤洲狮队队员进行表演排练。林风眠摄
高桩狮则是在采青狮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地域舞狮的特点,取精创新而成的竞技性舞狮。与采青狮不同,高桩狮需要结合桩阵进行高空表演,除表现狮子神态外,还要表现出狮子面对特殊场景时的反应。高桩狮融合了武术、舞蹈、杂技、体操等项目,体现出“高、难、惊、险、美”的特色。
“我们狮队的主要特色就是难度大、动作灵活,我们的速度和标准是很多队都跟不上。”邓明华自豪地说道。
禤洲狮队队员进行托举动作训练。林风眠摄
正因技巧动作难度大的特性,学习藤县狮舞,尤其是高桩狮,是可想而知的艰难,甚至危险。
禤洲醒狮团队员进行地面动作训练。梁馨予、林风眠摄
舞狮人首先要在地面上学习基本技巧和舞狮动作,之后逐渐上桩训练。
高桩狮训练用的桩柱共21条,高度在1.2米至2.5米之间,间距最长可达1.8米,舞狮人必须克服“恐高”的心理难关,做好随时摔落、受伤的心理准备,拥有一次次摔落、受伤后爬上去的勇气。
多年来,邓明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小狮子”,藤县狮舞正不断发扬壮大。目前,藤县禤洲醒狮团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福建等多地建立分狮队,在全国范围内发扬藤县狮舞。
“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舞狮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作为传承人,把它继续发扬下去是我的责任。”可传承不是简单的事,邓明华直言。
邓明华给狮队队员上课。梁馨予摄
对于非遗传承,邓明华心中有两个概念,一是动作技巧上的传承,二是文字方面的传承。“我作为一名传承人,在动作上,我可以一代代的一直教下去,我教我孩子、徒弟,我的孩子和徒弟又教他的孩子、教他的徒弟。”藤县舞狮的技巧及表演动作正代代相传。
但文字记录上的传承,目前仍未取得显著的成果,邓明华有些遗憾:“我希望能将我们这些舞狮的东西整理成文字,编成书,这样藤县狮舞这门技艺无论何时都能传承下去。”
禤洲狮队队员进行日常训练。梁馨予摄
如今,藤县禤洲醒狮团由邓明华的女儿邓慧婵接手管理,藤县狮舞进校园、进社区等一些创新传承工作也正有序开展。
“我们现在正在将舞狮带进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里,只有让孩子们真正接触,他们才能知道到底什么是舞狮,什么是非遗,这样才能真正将非遗文化传播、发扬。”
宾阳炮龙节
创造民俗盛宴的全新可能
宾阳炮龙节
类别:民俗
级别:国家级名录
批次:第二批
地域:宾阳县
炮龙节是融合了汉、壮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项综合性民间节庆系列活动,流传于广西的宾阳县。年,宾阳炮龙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鞭炮齐鸣,八音作乐,锣鼓喧天,彩架出游,有龙破烟气而出,随焰火而舞,人群涌动,胜似新春。这是每年炮龙节时的宾阳,岁岁舞龙,年年炸龙,在宾阳人眼中,炮龙节是比春节更为重要的日子。
炮龙节传统项目:炸龙头。图源宾州炮龙文化园
古老的广西宾阳炮龙节发端于宋元时代,清末民初趋于成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相传北宋将军狄青率大军赴广西征剿侬智高,特令士兵扎龙起舞,百姓齐点鞭炮、助庆狂欢,制造宾州城内一派欢腾景象,随即趁机突袭宾阳昆仑关,并成功夺下。
至此,宾州百姓将舞炮龙视作吉祥的象征,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必舞炮龙,以求禳灾祈福,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氛围热烈的炮龙节现场。图源宾州炮龙文化园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炮龙则是宾阳人的情结。随着宾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炮龙节的规模愈发盛大,已从古时单独的舞炮龙发展成游彩架、灯会和舞炮龙多种表演形式融合。
宾阳炮龙舞龙表演。图源宾州炮龙文化园
如今的炮龙节不仅只是专属于宾阳人民的狂欢,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宾阳响亮的名片。
宾阳炮龙舞龙表演。图源宾州炮龙文化园
源于民间,传承在民间。宾阳炮龙节能够根植于民间长久流传,不仅因其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传承守护者的努力。
宾州炮龙协会龙队在剧场演出。图源宾州炮龙文化园
“宾阳炮龙也代表了宾阳人的精神,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我们必须将令宾阳人自豪的宾阳炮龙精神大力发展下去”,由此,在宾阳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宾州炮龙协会于年正式成立,这一民间团体组织也为宾阳炮龙文化供给了新的血液。
“我们正在做的事,是希望能够将宾阳炮龙艺术日常化,让民间活动成为舞台艺术,走出去。”宾阳县宾州镇文化站站长、宾州炮龙协会会长黎泽贤介绍道。
协会成员在进行扎龙制作。图源宾州炮龙文化园
半成品的龙头。陶洁摄
因为热爱,因为责任,因为情怀,炮龙文化传承者们秉承着共同的信念,让宾阳炮龙文化熠熠生辉。
宾州炮龙协会自成立起,便吸引了近名炮龙爱好者及炮龙相关工作者聚集在一起,在扎龙技艺传承人邹玉特、舞龙技艺传承人伍学规等大师的带领下,宾阳炮龙艺术焕发生机。
宾阳炮龙舞龙表演。图源宾州炮龙文化园
宾州炮龙协会的龙队几乎每年组织场以上舞龙表演,并将优秀的炮龙文化送到乡镇基层,让宾阳炮龙表演真正“活”起来。
游客在宾州炮龙文化园体验舞龙。图源宾州炮龙文化园
将炮龙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也是宾阳炮龙目前发展的新亮点。黎泽贤说道,目前宾阳县打造的宾州炮龙文化园是吸引游客了解炮龙文化的重要基地,设有剧场、非遗展馆、炮龙制作基地、传统炮龙表演区等区域,通过系列丰富活动展示宾阳的历史文化底蕴,并让游客切身体验宾阳炮龙文化。
据了解,文化园每年能接待10次以上各省、各协会的大型交流旅游团,以旅游推动宾阳炮龙文化交流及传播。
创新发展让千年炮龙呈现出崭新面貌。如今,宾阳炮龙剧场大戏、宾阳炮龙纪念馆等创新项目也正紧密筹备中。宾阳炮龙文化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薪火相传,并跟随时代更迭融入缤纷的全新可能。
南宁香火龙舞
(青秀区壮族芭蕉香火龙舞)
延续稻田里的美好祈愿
南宁香火龙舞
(青秀区壮族芭蕉香火龙舞)
类别:传统舞蹈
级别:自治区级名录
批次:第三批
地域:南宁市青秀区
青秀区壮族芭蕉香火龙的表演艺术活动形成于三百多年前,是壮族传统民俗,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年,南宁香火舞(青秀区壮族芭蕉香火龙舞)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壮民族独特的稻作文化。一项因地取材的淳朴表演艺术——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在广西南宁青秀区长塘、伶俐、南阳、刘圩四镇的村屯民间世代传承已有三百余年。
相传,芭蕉龙一说最早出自长塘镇一带的民间传说,寓意着吉祥庇佑。
此后,逢年过节尤其是农历正月十八,人们用芭蕉叶扎龙插香,在田间地头舞龙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青秀区长塘镇青龙江芭蕉香火队在街上巡游。受访者周建孟供图
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由舞蹈与舞龙两部分组成:舞蹈主要分师公骐鳞舞步、九罡舞步两种表现形式,演绎请圣、迎龙、拜神和感恩四个场景;舞龙的主要套路则为醒龙、纳礼、龙巡、播雨、除害、撒福、交合、舞乐、谢龙等。
舞蹈动律优美,芭蕉长龙栩栩如生,整体节奏鲜明,这便是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的神韵特点。
芭蕉香火龙成品。陶洁摄
当然,一条龙能否舞出神韵,龙的制作是其基础。龙舞的好不好,取决于龙扎得好不好。
壮族芭蕉香火龙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建孟。陶洁摄
壮族芭蕉香火龙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建孟,受爷爷的影响,他从小对芭蕉香火龙十分感兴趣。十七岁时,周建孟正式加入当地龙队,学习舞龙及龙编制技艺。
龙头成品与龙头骨架。陶洁摄
周建孟介绍道,由于制龙的所有步骤均为全手工制作,扎一条龙往往需要一星期左右的时间,选材取于田间地头,以芭蕉叶和竹子为主要原料。
壮族芭蕉香火龙协会成员将竹篾用砂纸蘸胶捆扎,制作龙的骨架。陶洁摄
壮族芭蕉香火龙协会成员在给制作好的龙骨架扎上芭蕉叶。受访者周建孟供图
手工削好的竹篾用砂纸蘸胶捆扎,将之连成一体,分别扎成龙头、龙身,再饰上新鲜的老蕉壳,扎上或黄或绿的老蕉叶,最后在舞龙前,插上数以千计的香火,才称得上是完整的芭蕉香火龙。
周建孟在青秀区长塘镇初级中学,指导同学们学习壮族芭蕉香火龙技艺。受访者周建孟供图
43年来,周建孟始终专注从事于芭蕉香火龙技艺。如今,他已从舞龙表演者转变为传授者,更多的精力放在芭蕉香火龙舞技艺的传承和发扬。
学生们练习壮族芭蕉香火龙舞龙技艺。受访者周建孟供图
“年6月,我开始在长塘的学校传播芭蕉香火龙舞的文化,同学们可以将它作为课间体操用来锻炼身体。现在,我正在同学校的老师们合作编写教材,准备将芭蕉香火龙舞这个非遗项目开设成为课程,把芭蕉香火龙舞传承下去。”说起芭蕉香火龙舞的传承,周建孟有自己的想法,也正在付诸行动。
青秀区长塘镇青龙江芭蕉香火队表演。受访者周建孟供图
年,在青秀区政府的支持下,周建孟联合当地龙队成员成立壮族芭蕉香火龙协会并担任会长,每年协会招收约60人进行系统性培训,壮大芭蕉香火龙舞队伍,发扬芭蕉香火龙舞文化。
守龙狮文化,传龙狮精神。
龙狮运动的浓厚民族色彩及鲜明独特的艺术性使其盛行千年,经久不衰,至今已发展成为集历史、文化与体育为一体的民族特色运动。
龙狮运动需要更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