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产区的机会在哪里鲍杰军四点分析

论规模,高安已经名列前茅;论产品创新,四川的岩板跑在了前面;中板、厚砖被福建拔得了头筹;山东产区经过调整,也开始触底反弹;广西产区一片欣欣向荣;佛山产区的优势正在被一点点蚕食……传统瓷砖产业也还在持续迭代:大企业在挤压小企业、大砖在替代小砖、大线在淘汰小线。随着资本加持,未来五年行业可能会达到一个新平衡。未来岩板产业链的核心可能不再是板材制造环节,而是深加工环节,即将岩板板材转化成产品的过程。过去瓷砖的价格战,是行业内部竞争。现在岩板的价格战,是打开替代市场。1月6日,福建陶瓷行业发展大会在福建晋江举办。归然书院院长鲍杰军应邀在现场做了主题分享。

关于行业形势、产区竞争、产业迭代、岩板未来,鲍公分享了不少看法。对于福建产区,鲍公的评价是“一个另类”,他说:“福建产区是一个另类,在岩板爆发的今天,福建产区成为仿古砖生产线最多、地铺石产销量最大、木纹砖最集中的产区。”对于福建产区的未来,他则提出了三句建议:从游击队到正规军,再到集团军;从游击战到阵地战,再到遭遇战;从小老板到好老板,再到企业家。

(以下为详细演讲内容)

建陶产业再造与生态重构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谈产业再造和生态重构。

年碰到非常多的大事,用最形象的一个词就是“突如其来”。我们这个行业岩板突然就火了。岩板火了,窑炉、压机突然就卖爆了。本来这两年做陶瓷装备的准备过个寒冬,没想到去年生意特别火爆。中板突然替代了瓷片,还有煤改气,去年也落地了。

年,产区之间的差距被拉平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年全国产区(的差距)好像被拉平了。

高安提出陶瓷产业要超越佛山,第一个超越是“二代超越”,高安出现了很多二代接班,第二个是规模超越。我跟他们领导说,你们不用超越了,现在已经超越了,因为佛山整个产区的生产规模已经逐步外延,本地的生产很少。我们谈佛山制造,它不是佛山的,是包括肇庆、江门、高要、清远等等所谓的大佛山地区。但是在高安,它的(生产)规模已经明显起来了。包括福建产区也是一样,中板、厚板、厚砖等等研发走在前面。

在创新方面,还有四川。四川在岩板方面实际上走在了佛山的前面。以前所有的创新都是来自佛山,佛山的创新抄袭意大利、西班牙,但是现在在中国,无论是高安也好、四川也好、福建产区也好,所有的这些产区在研发、规模、制造上,已经被拉平了。当然,山东产区经过调整,包括临沂,也开始触底反弹,广西藤县这个产区欣欣向荣。

无论制造还是研发,佛山产区正在被一步一步地蚕食,以前我们总觉得佛山一枝独秀,各个产区各领风骚。这两年的趋势慢慢发生变化,现在中国陶瓷行业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

传统瓷砖产业还在持续迭代

调整在哪里?

一方面,传统瓷砖正处在持续迭代过程中。它是如何迭代的?

第一个,大企业在挤压小企业,特别是佛山一些头部企业、上市公司,正在进行大力的扩产,所谓的中小企业变的越来越难经营。

第二个,大砖在替代小砖,×1米8、1米2×2米4,还有更大的大板。以前做1米×1米就做不动了,为什么现在能做×1米8或者更大的瓷砖呢?这是因为我们新生代的消费群体,特别是90后,他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审美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所谓的大砖替代小砖,并不是说我们的制造能力、消费水平提升了,其实是消费的需求驱动着我们产品的变革,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第三个,大线在淘汰小线。去年我们整体的生产线数量减少了接近20%,但是我们的产能减少了10%,这意味着什么?我们新增的生产线把我们整个现在存量的生产线的产能水平提升了10%,意味着我们现在建的生产线全是大线。特别是在去年、前年这两年在全国上线的新生产线,都是大线。

渠道2B化趋势持续扩大

为什么要建大线?因为我们现在的渠道在持续2B化,我记得在十年前2C跟2B,就是所谓的做零售跟做工程,(比例)是8:2,80%零售、2C,20%是2B。现在反过来了,80%是2B,20%是2C,而且2C还在持续的增加。这些所谓的头部渠道、2B渠道,它对接的就是头部企业。

为什么说中小企业的日子难过呢?因为现在所有的渠道都2B化了,但是这个2B化的渠道对接的都是大企业。为什么现在大企业在逆势扩张?因为我们的渠道在发生变化。

大渠道对大生产。一条窑比如生产抛釉砖,可以生产4万平方,如果做零售的话,每天都要转产,成本太高了。但是大的2B渠道,一款砖一个月就给你万平方。我们的大生产是针对大渠道的,如果我们还是针对中小渠道,大规模的生产线是不适应的,成本过高。

为什么要建大线呢?是因为2B渠道的定价权不在陶瓷厂手里,是在我们的客户手里。一款砖,说这款砖50块钱一平你卖不卖,你不卖,我就找别人,行,我给你做下来。怎么做?这就是成本。针对大的2B渠道,它的成本不仅仅是生产成本、制造成本,还包括物流成本、配送、服务、综合运营能力和资金成本。

随着资本加持,未来五年行业可能会达到一个新平衡。

未来五年,因为有资本的加持,行业持续的在变化,在再造,在重构,在洗牌。所以我想,这种模式再持续五年,基本上无论瓷砖的规模还是它的竞争都趋于一个平衡状态,它能建立一个新的平衡,这是我个人的预判。

下一步,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瓷砖仍处在下滑的趋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预测:年全年国内陶瓷砖产量在70亿平米左右,下滑约15%。全国(产量)高峰期是多少?大概是一百零几亿平米。三到五年,瓷砖的产量下降了30亿,也就是下降了总体的30%,这就是我们行业。所以什么时候触底呢?60亿平方?50亿平方?不知道。

未来三五年,大家能看到一个所谓一个底的状态。从这点来看,我感觉我们这个行业还是蛮悲观的。但是我感觉,天无绝人之路,去年在一片阴霾之下,突然岩板爆发,让我们从建筑陶瓷行业走进了大家居陶瓷行业,瓷砖行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什么是岩板?应用场景改变+可加工性

什么是岩板?第一个特点,就是应用场景改变,它不再是所谓的建筑装饰材料,而是进入了大家居,做台面、桌面、柜面、门面。

在做台面、桌面、柜面等等的时候它需要加工,所以岩板从配方、烧成、工艺、可加工性能等等,需要的标准不一样,整个生产发生了改变。以前要瓷砖干嘛呢?耐磨、防滑、硬度等等。现在做台面板、桌面板、柜板,要什么?要特加工,需要开槽、钻孔、磨边、倒角等等可加工性,需要的不是抗压强度,而是抗冲击强度。

岩板产业链的核心在哪里?未来岩板产业链的核心可能不再是板材制造环节,而是如何把板材变成产品,我们把它叫做深加工环节,未来一定会成为岩板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这里有非常多的产业发展机会。

岩板对于行业生态的再造

岩板最重要的是对行业生态进行一个再造。

1、渠道分化与重构:

我们做岩板的渠道,不再是传统做瓷砖的渠道。卖大理石的去卖岩板,做家居的去卖岩板,做定制家居的去卖岩板,做玻璃加工、石材加工的在做岩板。瓷砖的渠道和岩板的渠道开始分道扬镳,新渠道开始重构,我们的生态发生本质的变化,不再是砖的大与小,而是产业链所谓的再造。

2、陶瓷生产智能化:

岩板在制造方面,开始从所谓的单机智能化到工序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在提升,特别是深加工环节也是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岩板的生态推动了我们整个制造水平的提升。

3、行业组织要拓展:

以前我们叫建筑陶瓷学会,现在不是建筑陶瓷了,而是大家居陶瓷,甚至产业都是不同的了。建筑陶瓷行业如何管理大家居陶瓷行业呢?这个生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一路推理下去就会发现,管理在变。

4、价格是岩板替代的助推器

大家拼命投资岩板,但是岩板一卖不动就会积压,积压怎么办呢?降价。岩板是木板、石材、玻璃、人造石等等的替代材料,价格是替代过程中的一个助推器。当它的价格越低,它的替代性越小;替代性越小,规模就越大;规模越大,销量也越大。我们做岩板的就能做得更多,它是一波一波地在推动。降价的过程中,成本要随着往下掉,这个时候我觉得跟瓷砖不同,因为瓷砖过去是打价格战,都是我们行业内部竞争,但是岩板如果打价格战,那就是打开替代市场,当我们打的价格越低,替代能力越强,这实际上上对岩板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岩板新的产业生态还未形成

到目前为止,岩板新的产业生态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新的应用场景还没有完全设定清晰。岩板到底是用来干嘛?有人说我做了很多岩板台面,办公台、餐台、麻将桌、茶台,有的说做了橱柜台、柜门等等,其他的应用场景还没有完全定义清晰,所以反过来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二是需求还没有完全打开。在每一个应用场景里面,我们的规模还没有起来,因为大家还不知道怎么用,这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需求到底有多大,有人算10亿平方、20亿平方等等。说实话,你的应用场景还没有定义清晰的话,需求怎么说?其实一样的,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三是价值链还不能快速及有效延伸,大家都在集中力量投资做岩板,做板材,深加工呢?渠道呢?产品的设计、创新呢?应用场景的开发呢?产业链上要有完整性,所以反过来说,机会多。我刚才谈的几个都是问题?其实不然,都是机会。

我们做瓷砖的人,以前都是做半成品,都是为别人做嫁妆,但是岩板有可能给我们一次机会,直接做成终端产品的机会。比如做岩板桌子、岩板柜子,现在就有人想干这种事情了,把它做成岩板家居在电商上去卖,卖给年轻人。现在这个产业链我们现在还是断的,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形成流速,未来这方面我觉得机会大。

因此,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唯有再造,才能赢得未来。我们现在做岩板的人,不能够用做瓷砖的脑袋去想岩板,这个思路是不对的。一定要再造,一定要进入到所谓的大家居产业链里去打造岩板所谓的生态系统,岩板的未来就有希望。

福建产区的机会在哪里?

福建产区我觉得在中国的陶瓷产业里是一个游离者,比如抛光砖、全抛釉等等,福建产区几乎没有涉及,主攻外墙砖,现在做所谓的地铺石、厚砖。外墙做的好,成为全国最大的外墙砖产区。

另外福建产区是一个另类,在岩板爆发的今天,福建产区成为仿古砖生产线最多、地铺石产销量最大、木纹砖最集中的产区。

福建产区有优势,有它的渠道优势。包括水头、惠安、安溪等等都是石材重镇,我们做岩板,最重要的替代就是石材,我们做石材的人很多都去做岩板,对附近产区是一个优势。

我们的劣势在哪里?这个地方场地受限,生产线相对较小,难以实现规模化,缺少龙头企业的引领。我们为什么做中板,中板其实很好,它想把瓷片替代,因为瓷片最大的问题就是龟裂,它解决不了。我们发明了中板,却扎不了根,因为我们没有生产条件,它是替代品,替代品要有成本、规模。现在大家看福建产区,可能上十亿规模的企业都很少,甚至没有。像高安产区,今年做二十亿的企业已经有大概4到5家,十亿以上的更多。我们缺乏龙头的引领。

老板多、企业家少。福建人赚钱厉害,但是真正企业的未来在哪里?如何跟社会去融合?可能我们想的不多。

福建二代已陆续接班

还有一个特点,福建家族企业二代传承,这个时代已经来了,他们的想法比我们一代先进的多,脑袋灵活得多,想法也更多。但是他们跟我们不同,我们这些人很多都是一代,我们一代人做陶瓷,可能为了生计、为了赚钱,我们有感情,我们做了几十年,我们热爱它。

二代接班,核心是他是否热爱我们这个企业,是否热爱我们这个产业,是否热爱我们这个行业,非常关键。

福建产区的未来,我认为,用三句话(来总结):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再到集团军。我们的企业不能够停留在两三条窑、小窑、老窑,不能再跟做绣花一样的,慢慢去绣它。二代接收之后要发展,否则的话,再做几十年,还烧两三条窑吗?这不可能。我们一定从游击队到正规军,再到集团军,发展是硬道理,企业不进则退。

第二个,从游击战到阵地战,再到遭遇战。像做中板一样,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规模去支持它,我们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的,掰一个丢一个,多可惜呀。中板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我们在这里开花,为什么不在我们这里结果呢?所以我们要有规模。

我们的地铺石也是,如果我们几条小窑再慢慢搞,哪怕做的再便宜,都不如那些上规模的。所以我们不能再老想打游击战,要打阵地战,打遭遇战,敢于竞争,差异化。做小的是可以,但是做大就要敢于正面去竞争。

还有最重要的,我们要做到,从小老板做到好老板,要做到企业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96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